千百橹最新亚洲地址在线播放/狠狠色 综合色区/极品丝袜高跟91极品系列/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90后環保幫手戴俊
 
來源:龍虎網        發稿時間:2011-09-23 14:44:26        發稿編輯:幻境

  工作中的戴俊。記者 倪敏 攝

    年“吞”工業垃圾一萬噸城市的危險固廢在這里埋入墳墓

  龍虎網訊 記者首度走入位于六合化工園區的南京危險廢棄物處置中心,戴上防毒口罩,依然能嗅到一股說不出的味:主城及江北的化工企業產生的危險廢棄物,在這里走入“墳墓”,在鋼筋混凝土的深坑中掩埋。

  戴著防毒口罩還有怪味

  南京危險廢棄物處置中心,窩在化工園區一個不起眼的角落,一進大門就聞到一股怪味。“天天如此,我們鼻子都失靈了。”中心負責人周曉明帶著記者四處探訪,“首先得戴上口罩,里面是活性炭。”像防毒面具一樣的白色口罩蒙得人有些呼吸不暢,卻依然能聞到怪味。

  這個危險廢棄物處置中心,是南京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的集中控制危險廢物污染的公益性環境保護基礎設施。2002年立項,經歷多次選址,最終選在這里的小山丘,2010年8月進入試運行,到今天有一年多了。

  填埋庫一共有7層防滲漏層

  “百年大計,又是公益工程。最怕的,就是有滲漏。”周曉明記得,當初挖掘填埋庫時,最要緊的環節,是防滲,“因為不能讓深埋的固廢垃圾造成任何污染。下面還專門設了電子監控,定期有人員來檢測,建好后,試用時一周看一次,后來一個月一次。”總共有7層防滲漏層,每層都要混凝土、扎鋼,不停地一層層整體澆筑,側墻也是,混凝土澆筑,厚達80厘米。記者在一號填埋坑周圍轉了一圈,45米×45米的面積,戴著口罩,走得都嫌吃力,更不用說每天爬上爬下的工人們。

  坑的上方有一個白色雨棚,“國內填埋場,我們是唯一一家,設置這樣的鋼膜結構雨棚。”周曉明透露,這是為了防止雨水直接打入庫內,形成滲濾液,而這樣的鋼膜結構,“跟北京鳥巢的膜是一樣的,不過鳥巢是用了兩層,看不到鋼結構的,我們是一層,非常牢靠。”

  90后小伙子主動加盟

  全市各地運到這里的危險固廢垃圾,能直接達到填埋標準的,就由工人打包,用水泥和粉煤灰固化處理,再運下填埋庫;不能直接填埋的,必須按重金屬、非金屬等分類,廢酸廢堿類的還要再中和,之后才能按序填埋。這里的工人,總共不到30名,這里一年“吞噬”的危險固體廢物垃圾,卻高達一萬噸。從去年8月初運行開始,這里的主力就是一批80后,90后的小伙子戴俊,成了年齡最小卻最能干的一員。周曉明記得,第一批固廢在揚子煉油廠,工人們過去裝廢料,“從早上8點到下午4點,搬下來,再棒的小伙子,都受不了。關鍵是要爬上爬下的,因為機械不能直接下去,不能破壞防滲膜。后來換成一立方米的噸裝袋,更重。”工友們透露,戴俊本來有家里安排的好工作,“非要自己到這里來,說對環保感興趣,主動請纓的。”“小伙子,能吃苦得狠!”

  周曉明說,工作的辛苦還在其次,最重要是這里化工園區的特殊環境。為了保證大家的工作安全,每過一兩個星期,從頭到尾的工作服都要換掉。“我們還配備了高級別的生化防護服,特殊時刻,大家都要換上。”

  ■ 記者手記

  當同齡人還在大學校園里,一身新潮,醉心于讀書、戀愛時,戴俊待在這個枯燥而辛苦的崗位上,已一年有余。每天從上到下被藍色的工作服、沉重的工作帽包裹,只有吃飯的時候才脫下口罩。

  “累嗎?怎么選這么苦的活?”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咧嘴一笑。小伙子惜字如金:“累啊,辛苦,但是蠻喜歡的。”再多的提問,他就只是撓撓頭,微笑。沒有人們印象中90后的自我,連一路帶著他學車、考各種器械證照的周曉明都說:“小伙子蠻穩的,無論是搬上搬下的體力活,還是預處理這樣的技術活,都做得好。”大伙兒說他不像90后,戴俊終于忍不住跟記者蹦了一句:“90后也是人,一樣要好好干活唄!”

  記者 倪敏

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262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