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和鋼的區別
來源:中國廢舊物資網 發稿時間:2010-07-30 16:44:00 發稿編輯:幻境
鐵和鋼的區別:鐵分為生鐵和熟鐵。熟鐵、鋼和生鐵都是鐵碳合金,以碳的含量多少來區別。一般含碳量小于0.2%的叫熟鐵或純鐵,含量在0.2-1.7%的叫鋼,含量在1.7%以上的叫生鐵。熟鐵軟,塑性好,容易變形,強度和硬度均較低,用途不廣;生鐵含碳很多,硬而脆,幾乎沒有塑性;鋼具有生鐵和熟鐵兩種優點,為人類廣泛利用。
鑄劍選材時通常選用材料是生鐵。但是,鑄劍時候則必須是煉好的鋼。生鐵與鋼的區別在那里呢?我們知道,生鐵、熟鐵和鋼的主要區別在于含碳量上,含碳量超過2%的鐵,叫生鐵;含碳量低于0.05%的鐵,叫熟鐵;含碳量在0.05%-2%當中的鐵,稱為鋼。用塊煉鐵透碳鋼制造的刀,雖然比較鋒利,但仍然達不到能夠“斬金斷玉,削鐵如泥”的程度。因為這種鋼的質量還不夠好,煉這種鋼碳滲進的多少,分布的是否均勻,雜質除掉的程度,都非常難掌握,而且生產效率極低。為了提高鋼的質量,中國古代工匠從西漢中期起發明了“百煉鋼”的新工藝。北宋著名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里敘述磁州百煉鋼的過程,就是連續燒鍛百余次,至斤兩不減為止。所謂“百煉鋼”,就是將塊煉鐵反復加熱折疊鍛打,使鋼的組織致密、成份均勻,雜質減少,從而提高鋼的質量。用百煉鋼制成的刀劍質量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