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推動迎來景氣周期
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
而媒體報道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日前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會議提出,通過努力,到2015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以上,50%的設區城市初步實現餐廚垃圾分類收運處理。如此的信息,意味著我國環保投入的力度可能會提速,未來我國環保投資需求巨大。而受環保投資帶動,環保行業具有巨大的空間。
其中,固廢處理行業可能會面臨著更為樂觀的產業景氣。據資料顯示,“九五”至“十一五”期間,大氣污染治理和水污染治理投資是我國環保投資的主要組成部分,同期,固廢投資處于相對低位,固廢行業投資分別只有500億元、900億元和2100億元,在總投資中占比分別只有11.1%、12.9%和13.7%,根據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的預測,“十二五”期間,我國固廢行業投資將達到8000億元,占預測3.1萬億總投資比例達到25.8%,年復合增長率約30%,是環保行業整體投資增速的2倍。這折射出在政策的推動下,我國固廢處理領域將迎來更為樂觀的成長空間。
細分產業面臨更大契機
而我國目前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式主要是填埋,而減量率高并能實現廢物再利用的垃圾焚燒廠和堆肥廠比較少,近85%的城市生活垃圾采用填埋處理,而這部分填埋場中只有15%能夠實現生活垃圾的基本無害化,5%填埋場垃圾實現較完全的無害化,其余的垃圾只是被簡單地填埋,會繼續對環境造成污染。如果以2009年的數據測算,如果要達到美國40%的垃圾焚燒水平,我國將至少新增1000噸/日的垃圾焚燒廠160個,預計“十二五”期間垃圾焚燒發電產業年復合增長率將至少有40%。
由此也就折射出未來固廢處理領域的三大細分產業或將面臨著廣闊的發展前景,一是垃圾發電產業。我國“十一五”規范焚燒廠處理能力將達到66600t/d,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隨著國家對于節能減排的力度加大以及各地對于垃圾發電的財政補貼加大,整個垃圾發電將會在全國范圍內鋪開,預計到“十二五”期間,我國垃圾處理能力將增加179000t/d,達到245000t/d。按照500t日處理能力的垃圾焚燒爐,那么至少需要配置358臺垃圾焚燒爐,按照每臺垃圾焚燒爐3000萬元計算,那么整個垃圾焚燒爐市場可以達到108億市場規模,因此,從事于垃圾發電設備業務的個股或將面臨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其中華光股份、杭鍋股份等品種可積極跟蹤。
二是資源回收再利用。廢舊商品的回收一直是生活垃圾資源化的重要方式,其中的重金屬回收是開展較早、相對成熟的一項工作。重金屬污染治理“十二五”規劃已獲國務院批復、湘江流域“十二五”重金屬污染治理投入600億都為廢舊商品回收,這些政策或產業規劃為打造城市礦山,進一步進行資源循環打好基礎。因此,從事電子垃圾固廢處理的格林美、輪胎處理回收業務的江蘇三友等個股可跟蹤。
三是從事于固廢處理設備業務的個股,主要是以桑德環境等為代表。在固廢處理領域,公司具有集技術咨詢、工程承包、設備集成及安裝、系統調試服務于一體的集成體系優勢。公司于2008年順利募集資金,進入固廢設備制造領域,進一步完善了固廢處理的產業鏈,成為國內唯一一家業務鏈條除投資運營外涉及整個固廢產業鏈的公司。未來,公司還將涉足多個細分市場,如工業危險廢棄物,業務成長空間廣闊。另外,維爾利等從事于垃圾濾透液的個股也可跟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