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認為,這兩種說法的根據都是國務院印發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規定,只是它們源自于這條規定中的不同部分,所指的內容不同,叫法才會有差異。
一、兩者說法都有道理:
“限塑”主要針對商場、超市、農貿市場等主體;“限塑”說的是給現在用的加厚塑料袋的生產、銷售、使用做一個加一個限制。這種說法的根據有兩點:
1、自6月1日起全國只可以生產、銷售、使用加厚的塑料袋,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要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商品零售場所必須對塑料購物袋明碼標價,并在商品價外收取塑料購物袋價款,不得無償提供或將塑料購物袋價款隱含在商品總價內合并收取。
2、商務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聯合發布的《商品零售場所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管理辦法》,規定從今年6月1日起,商品零售場所有不標明塑料購物袋價格,向消費者無償或變相無償提供塑料袋等行為之一的,將受到最高1萬元的罰款。
這主要是對商場、超市、農貿市場等主體的塑料袋流通過程的限制。
“禁塑”禁的是超薄塑料購物袋。稱“禁塑令”的依據是:
今年1月8日,國務院印發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規定:從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簡稱超薄塑料購物袋。
這一條規定,廣大消費者就要注意了。其實,這一條也涉及塑料袋生產廠家和銷售方,是需要全社會共同遵守的。
二、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還需要一個過渡時期。
也有人提出,如果單從字眼上看,“禁塑令”要比“限塑令”執行力度大得多。如果完全從環保角度出發,最好什么塑料袋都不用,其它材料做的袋子取代,比如牛皮紙袋。可要完全要禁止使用塑料袋,目前的可執行難度會比較大,畢竟是用塑料袋是大家多年以來的生活習慣。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對于市民朋友們來說,大家不要擔心以后買不到塑料袋,6月1日之后,只是不能買到超薄型塑料袋,合格的塑料袋照樣可以買到。不過,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的時代已經結束,今后的塑料袋費用需要消費者自己承擔。新規定不是懲罰、補償抑或賠償機制,而是一個引導、調理機制,它的出臺是希望通過價格調節引導人們養成“綠色”環保的生活習慣和消費意識,以后多使用可回收或可降解厚塑料袋,或者改用環保購物袋。
很多人用塑料袋已經成習慣了,現在很所人開始注意收集塑料袋,也是為改變以前的習慣而爭取一點過渡的時間。先不管現在收集、以前積攢的是哪種塑料袋,現在大家增加了對塑料袋的重復使用,塑料袋垃圾也就減少了,無形中也就減少了環境污染。
目前,新規定在實施中也有一些亟待明確、完善的地方,比如涉及到很多人關心的以后垃圾袋的使用問題,市場上銷售的非環保垃圾袋是否也會退出市場,目前國家出臺的只有塑料購物袋強制性標準,對其他用途塑料購物袋還沒有明確的標準。
現在, 多數消費者都對減少“白色污染”持贊同意見,但也有部分消費者認為,國家相關部門應出臺更有效的治本辦法,比如制定中長期治理規劃,研制可降解型環保替代產品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如果塑料袋的售價超過一元,消費者就會抱怨價格,但如果價格在1元以內,則超市要準備大量的零鈔。”多數商家代表表示,新規定是全國性的措施,一旦實施后,全國各零售業的零鈔需求將會集中增加,估計將會面臨零鈔大量短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