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志愿者成為決策的主角。既然志愿服務是一種自愿、主動的行為,那么志愿者的意愿是一切力量的源泉。任何組織者要想讓志愿者主動參與并樂于參與志愿服務活動,一定要讓他們從決策時就加入,并成為決策的主角。一切風靡全球的成功書都不遺余力地重復一個原則:要把自己想做的事情變為別人想做的事情,志愿服務也不例外。凡是由志愿者參與決策的活動,都會受到志愿者的熱烈歡迎,并且想出很多辦法來實現它,因為他們覺得這是自己的事情。在上海,有一位曾經動過六次手術、下半身毫無知覺的高位截癱重殘病人房金妹,十年前和2名志愿者教師與34名大學生志愿者一起,創辦了“興家”殘疾人子女義務輔導學校。十年來,近萬名大學生志愿者輔導了3000多名殘疾人子女,許多從“興家”畢業后考入大學的受助學生,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同時,就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他們沒有什么管理者,一切工作都是由志愿者自己來完成,大部分費用都由志愿者自己承擔,一切工作方法都是由志愿者自己創造,而且每個人受助的都會說:“我會努力把這種來自社會的關愛不斷傳遞下去。”這之中的關鍵是房金妹真正將志愿者當成了活動決策的主角和依靠的力量,使每個人都發揮了應有的作用。房金妹說:“始終懷著感恩的心,沒有什么做不到。我只是希望讓更多的殘疾人子女、困難家庭的學生能夠在‘興家’學習,考上心目中的理想學校,讓知識助殘的隊伍不斷壯大。”
讓志愿者成為活動的主角。志愿服務是不計報酬服務他人的高尚行為,但需要組織者為志愿者搭起一個有效的平臺,讓他們成為活動的主角。這就好比電影里的制片人和演員的關系。制片人要去尋找優秀的劇本、一流的導演、充足的資金并進行有效的市場發推廣,才能夠讓演員樂于加盟、自如發揮。現在很多組織者并不理解這一點,自己既不能夠提供足夠的基本資源,搭建合適的參與平臺,卻癡想著能夠有千千萬萬的志愿者加入。而志愿者加入之后,卻讓他們跑龍套、當擺設,滿足于彩旗飄揚、人頭涌動,組織者出風頭,志愿者當陪襯。這樣的活動是不可能用受到志愿者歡迎的。四川江油團市委在災后重建志愿服務工作中創造中了一個好的范例。面對震區災后重建工作,江油團市委同志與拜耳(中國)公司高層進行了6次考察,決定在江油市試點搭建“政府——NGO——企業”合作平臺。拜耳(中國)在江油設立拜耳志愿者辦公室,陸續派出204名員工在開展6個月的志愿服務,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人力資源”投入到災區重建中去,得到了企業員工的熱烈響應。志愿者們利用這個平臺,創造性地開展英語培訓、綠化、環保、公共衛生、社區探訪、疾病預防和農作物知識講授等活動,積極地為滿足地震災區非物質上的需求貢獻自己的力量。
讓志愿者成為媒體的主角。相當一段時間以來,很多物質上富有的人的在精神上處于亞健康狀態,他們除了用豪宅、名車作外衣,用富豪白領明星作標識,用爾虞我詐、奢華生活作謀略,連糜爛生活的證據也以艷照門的名目登堂入室,各種八卦新聞占據了相當的媒體資源。但在不平凡的2008年,志愿者真正成了媒體的主角,在抗擊雨雪冰凍災害、參與四川汶川抗震和災后重建工作中、在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籌辦工作中,各級共青團和青年志愿者協會組織了超過幾百萬名的志愿者投身其中。他們自覺擔當、奮勇向前,表現出強烈的愛國熱情、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崇高的奉獻精神,向祖國和人民、向全世界展示了當代中國青年嶄新的精神風貌和優秀的整體形象,使志愿者成為了當代中國最時尚和最受歡迎的人群。這為志愿服務發展營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氛圍。如何讓志愿精神成為越來越多的人的精神時尚,需要我們的媒體把有精神追求的人當作主角。在共青團的推動下,最近上海衛視、北京衛視等都推出了以奉獻互助、真情感動、好人幫好人為主題的志愿者專題節目,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我們希望各類組織者都能夠把推動志愿者成為媒體的主角作為自己重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