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多數市民熟悉了 “可回收垃圾”與“不可回收垃圾”的“兩分法”垃圾箱不久,街頭的垃圾箱又開始悄悄變臉,多出了一個 “有害垃圾”投放箱。
“細分”垃圾箱上崗
昨天下午,記者在遼寧路、延安二路等路段看到,以前的垃圾箱有了一點變化,那就是在兩個“可回收垃圾”與“不可回收垃圾”的上面,加上了一個“有害垃圾”的回收箱。
隨后,記者又在海游路發現,一種徹底變樣了的“四分法”垃圾箱開始上陣。在海游路上,沿線分布著這樣幾組嶄新的垃圾箱,每個垃圾箱都是四個一組,分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
記者從各區了解到,近日,各區都在給垃圾箱變臉,增設一個有害垃圾的箱口,使得垃圾分類更加細化。
廢電池終于找到家
昨天下午,記者在遼寧路上采訪時,正巧遇到了出來扔廢舊電池的市民邢女士。她從包里掏出四節電池來,順手投進了“有害垃圾”的回收箱。邢女士告訴記者,心頭的困擾事兒終于解決了,以前用下來的廢電池真不知道往哪里扔。
“細分”之后期待“細心”
昨天,市北區環衛部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包括市北區在內的各個區正在對街頭的垃圾箱進行改造,主要變化就是增加了有害垃圾投放箱,一些廢舊電池等都屬于這個范圍,市民都可以投進來。
嶗山區市政公用局有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四分法”垃圾箱現在還是試點,隨后幾年將推廣覆蓋至嶗山中心城區部分。
至于一些有害垃圾如何處理,該負責人表示,由于這些垃圾箱是剛剛設立,市民的垃圾分類意識還不是很明顯,所以垃圾回收后需要重新分類,然后統一運到太原路的中轉站進行處理。希望更多的市民在丟垃圾的時候能夠對號入座。
據悉,嶗山區環衛部門針對“四分法”垃圾箱,配備了電瓶車以及專門的回收垃圾袋供環衛工人清理、回收垃圾,部分可利用垃圾可以用作發電、制沼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