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周再生金屬回收加工區規劃用地總面積473公頃,現狀建成面積143公頃,加工區針對回收網絡不健全、有形市場散亂不集中,加工企業缺乏龍頭企業帶動、布局分散、再生能力不足等問題,按照合理規劃、科學組織、循序漸進、穩步發展的方針,以構建完善的再生金屬資源回收加工市場體系為基礎,通過健全回收網絡、建設快捷高效的再生金屬回收物流體系、規范的交易市場、培育再生金屬回收加工龍頭企業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提升資源的綜合利用,延伸產業鏈條,減少污染排放,取得了較好的試點經驗。
2009年,園區完成投資總額12億元,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6億元,完成工商稅收3億元,完成財政收入1.1億元,完成招商引資5.55億元。工業園區規劃面積11.62平方公里,已開發3.45平方公里。目前,回收加工區擁有收購加工企業1000余家,其中加工企業300余家,規模以上企業200多家,年回收廢舊金屬近200萬噸,再生各類金屬120萬噸。目前已形成了青山金匯、金陽鋁業、金佳鋁業、河南柯威爾等一批龍頭企業,其中河南青山金匯不銹鋼產業有限公司年銷售收入達到100億元,年產不銹鋼鋼坯60萬噸的規模。
園區循環經濟特點明顯
為了滿足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和加工區建設需要,聘請相關設計單位對大周鎮的城鎮總體規劃進行修編,編制了控制性詳細規劃,同時對加工區進行了總體規劃和環評評價。2008年大周鎮在編制再生金屬回收加工區循環經濟實施方案的基礎上,又分別編制了再生鋁、再生銅、再生不銹鋼3個產業發展規劃。為了使大周的廢舊金屬回收市場走上規范化和專業化道路,鎮政府成立了專門的工作組,對大周鎮的現有收購市場進行治理、整頓,把散落在村鎮的小商戶引導進入園區,統一管理。針對區內再生金屬小冶煉企業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產出的實際,通過制定嚴格的準入門坎和環保標準,以及鼓勵龍頭企業進行整合兼并等措施,淘汰落后產能和工藝,騰出更多的空間、資源和環境容量,保證大、優、強的企業發展。
建立了具有加工區自主品牌的標準化廢舊金屬回收站點體系。在回收站點與集散市場之間,設立具備一定倉儲規模的區域回收分揀中心,設立“七統一、一規范”,即:統一規劃、統一標識、統一著裝、統一價格、統一衡器、統一車輛、統一管理、經營規范。回收站點收購的廢金屬統一到“區域回收分揀中心”進行交易、拆解、分類、初加工。通過“個體回收戶(企業)+區域回收分揀中心”的做法把“3萬農民廢品收購大軍”改造成“正規軍”,實現大周鎮再生金屬回收加工區、回收站點和分揀中心之間信息與物流網絡的互連。
加大投入,科學推進見效快
注重交易市場培育。按照集“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于一體的現代化專業市場的標準,在加工區建設規模化的再生金屬回收交易市場,有選擇地在回收資源種類和任務量集中的區域,設立各具特色的廢舊資源回收專業市場。建設4個功能分區,即廢舊鋁交易區、廢舊銅交易區、廢舊不銹鋼交易區及其他廢舊金屬交易區。
注重龍頭企業帶動。著力提高加工能力,引入戰略投資者或聯合兼并現有的企業,形成行業大型龍頭企業,實現規模經濟,促進產業升級。進一步推進龍頭企業的帶動效應。同時,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堅決取締小冶煉企業,提高入區門檻,集中力量支持一批規模適度、管理先進、符合環保要求的再生鋁、再生銅和再生不銹鋼等回收加工示范工程。
注重先進技術應用。積極謀求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企業再生金屬技術研究中心,引導和支持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在加工區內部搞好“小循環”,創建循環經濟型企業。在資源消耗環節加強對重點行業能源、原材料、水等資源消耗管理,努力降低消耗,提高資源利用率。積極實施鋁合金廢料破碎分選技術、廢鋁再生金屬保持性能技術、高性能銅圓桿鑄軋組合短流程新工藝、再生銅綠色熔煉技術等先進技術。
自2009年以來,河南省、許昌市、大周鎮三級對回收加工區累計投入達6000多萬元,進一步完善了園區的基礎設施,建立了河南大周再生金屬回收加工區網站,定期發布招商信息和最新政策,為入駐企業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與此同時,回收加工區科學確定了一批重點項目,做為推進循環經濟試點工作的重點。先后投資建設了河南青山金匯不銹鋼有限公司年產30萬噸再生不銹鋼、河南金陽鋁業年產10萬噸再生鋁、天津柯威爾(河南)合金材料公司年產1萬噸再生鎂等項目。另外,河南金佳鋁業鋁鎂合金(輪轂)及投資兩億元的設計年交易廢舊金屬200萬噸的交易市場等項目正在順利進行中。目前,區內企業已有260家,其中投資超億元企業3家,規模型企業126家。
節能、循環、藍天碧水前景美
園區通過引進先進企業和對原有企業進行技改和加強管理
園區萬元工業增加值和GDP能耗、水耗逐年下降。通過大力推進清潔生產,推進企業內部減少廢水和固體廢棄物的產生量,同時也減少了資源的消耗。
由于園區具有回收、加工、銷售的完整的產業鏈,使產業鏈上各環節的投入產出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各環節中間品根據市場需要均可作為產品出售。對廢棄金屬經過科學合理的分類回收處理,回收金屬可以做到100%的利用。另外在回收加工過程中分離的非金屬物質如塑料、橡膠等也全部做到了回收利用,資源利用率100%,做到了資源的最大化利用。2006~2009年各項經濟指標獲得了較快的發展,園區總產值、工業增加值、稅收等也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園區把環保和安全作為立身之本,通過不斷加大環保治理力度和安全防范,到2009年危險廢物安全處置率、企業排污達標率等指標都做到了100%的合格。
該園區將繼續發揮各方面優勢,規劃用6年時間把園區打造成以健全完善的公用設施為基礎,以集中、統一、規范的廢舊金屬回收市場為依托,以銅、鋁、不銹鋼再利用和深加工為主要標志的廢舊金屬回收再利用循環經濟產業體系。到2015年,廢舊金屬回收規模將達350萬噸,園區內部加工再利用達300萬噸;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100%,水循環利用率達到98%,主要產業的單位產品綜合能耗下降20%、污染產生量下降30%,力爭成為全國循環經濟領域具有良好示范作用的現代化園區。
發展仍需大投入
由于大周再生金屬回收加工區試點工作開展時間短、近期受國際國內經濟波動較大等因素的影響,大周再生金屬回收加工區的發展仍然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一是園區功能還不夠完善,道路、電力、污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還需要進一步加大投入;二是大周鎮循環經濟的整體水平還需繼續提高,由于產業鏈條偏短、企業之間協作不夠、企業生產工藝相對落后等問題仍然突出;三是因再生金屬產業需要大量流資的特點,企業發展始終存在資金瓶頸;四是因宏觀經濟形勢和市場變化的影響,目前部分重點企業生產和經營受到較大沖擊,發展步伐一度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