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廢棄物的數量。2003年北京市電子廢棄物數量為301.5萬臺,電子廢棄物重量約為10萬噸。目前,電子廢棄物臺數年平均增長率為4.4%,重量年平均增長率為3.9%。另外,1996年之后,城鎮居民電子電器產品的購買量到達一個高峰時期。1996-2002年間,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空調器和電腦的購買量共約658.5萬臺,今后十年內這些產品也將面臨報廢,電子廢棄物問題會更顯突出。
電子廢棄物的危害。電子廢棄物中的含氟物質會直接破壞大氣臭氧層,所含的鉛、鉻、鎘、汞等金屬對人體內許多系統特別是血液系統、神經系統和腎臟都有危害。
電子廢棄物的價值。電子廢棄物從資源回收角度看,潛在價值較高。丹麥技術大學的研究結果顯示:1噸隨意搜集的電子板卡中含有大約272.16公斤塑料、129.73公斤銅、0.45公斤黃金、40.82公斤鐵、29.48公斤鉛、19.96公斤鎳、9.98公斤銻。如果能回收利用,僅0.45公斤黃金價值就能達到6000美元,因此,電子廢棄物的回收處理具有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回收處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管理上存在真空。電子廢棄物從廢棄、回收到處理各個環節都沒有管理法規,也沒有明確監管部門及職責。二是處理技術水平低下。處理方式僅僅作為獲利的手段,處理過程中隨意放空氟利昂、傾倒壓縮機油,焚燒聚氨酯保溫材料,造成了環境污染。三是二手電子電器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能沒有保障。每年大約有80%的電子廢棄物經修理后進入二手市場,二手電子電器產品均沒有經過質量和安全檢測就進入了銷售領域。四是電子電器產品生產商、零售商和消費者的環境意識不高。大部分生產商還沒有從源頭設計中充分考慮日后回收利用的要求。生產商、銷售商以及消費者還沒有將電子廢棄物的回收處理視為其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和環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