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紫激光CTP——激光直接制版后起之秀
1.紫激光器發展與CTP制版機1996年,日本Nichia公司研制出400~410 nm的InGaM晶體紫激光二極管,起初是為了進一步提高DVD光盤的存儲容量而研發的,由于其波長較短,聚焦光點更小,同樣大小的光盤的容量是普通CD盤的40倍以上,6~7倍于普通家用DVD光盤,但應用于DVD上的激光器功率很小。隨著激光器功率的不斷擴大,1999年使用壽命超過3 000h的紫激光二極管面世。2000年5月CTP制版系統開始采用紫激光器,最初只有5 mW,只能對銀鹽CTP版曝光。2001年,當制版機采用15 mW紫激光器時,已能對高感度光聚合版曝光,但制版速度較慢。2002年30 mW紫激光二極管出現,并應用于CTP制版系統,這時已經能快速制版,初顯紫激光CTP制版系統的優勢。在drupa2004上,紫激光CTP大出風頭,愛克發、富士、海德堡、Esko-Graphic、Escher-Grad、ECRM、Highwater、Krause等公司推出紫激光CTP版設備,功率為30~60 mW。2005年以后,隨著60 mW、100 mW甚至更大功率激光器的出現,紫激光CTP技術如虎添翼。尤其是對制版速度和質量穩定性要求很高的報業來說,紫激光CTP制版系統更是受到青睞。另一方面制版機功率的擴大將會降低對高感度CTP版材的依賴,使中等感度紫激光CTP版材的大規模生產成為可能。這也成為紫激光CTP技術得以迅速推廣的堅強后盾。中國去年紫激光CTP制版機在報業的裝機量猛增,也充分說明:紫激光CTP是激光直接制版的后起之秀。
2.紫激光CTP技術特點
⑴操作環境更明亮
⑵激光光點小,分辨力高
⑶體積小,維修、更換容易
⑷速度快
⑸品質穩定
⑹壽命長
二、紫激光CTP設備
1.設備特點
由于激光器體積小,通常紫激光CTP設備采用內鼓式成像結構。它是把滾筒作為承托印刷版的鼓,印刷版被固定在內輪廓的某個固定位置上。曝光時,聲光調節器根據計算機中圖像信息的明暗特征,對激光器光源所產生的連續激光束進行調制。調制后的激光束先照射到旋轉鏡上,隨著鏡子的旋轉,激光束就被折射到滾筒上,形成曝光圖像。調整聚焦就可以改變激光束的直徑,從而得到不同程度的分辨力;調整鏡子的轉速,則可以調節曝光時間。這種制版方式的優點是:
⑴掃描速度更快。因為紫激光是400~410 nm波長的短波激光,而波長越短的光其能量越高,因此紫激光相對于其他常用的CTP光源如綠激光、紅激光等具有更高的成像速度。紫激光的掃描速度可以達到55000線/分,這就相當于1分46秒內能以2 400 dpi分辨力完成一張對開版的掃描。
⑵精度更高。波長越短的光還具有另一個特點,即激光光點會更細小,可以掃描出更為精細的250 lpi(1%~98%)網點。
⑶接近明室化操作。采用紫激光制版系統可以在黃色安全燈下操作,為操作人員提供一個更加明亮的工作環境,令操作更加方便。
⑷壽命更長。目前紫激光制版機的紫激光器壽命已經可以達到約5 000h。由于其工作原理為即點即啟動,只有需要曝光時激光器才被啟動,平時處在關閉狀態,不需預熱穩定即能產生穩定激光值,所以,總體使用壽命更長,一般為4.5~5年(與工作量有關)。
⑸價格便宜。由于紫激光器也廣泛應用于其他工作中,如制作DVD光盤、汽車制造等,具有較低價格。另外還可以采用單光束激光頭,使紫激光CTP制版設備相對便宜。
⑹其他。如上下版方便,可同時支持多種打孔規格等等。
2.國內外設備制造商及品牌自2000年5月CTP制版系統開始采用紫激光器以來,全球已有20多家制版機生產廠商向市場銷售紫激光CTP制版機。目前紫激光CTP設備普遍采用功率為30~60 mW、波長為405~410 nm的紫激光二極管。自drupa2004以來,機型精度更高,種類更多。
表1列出了紫激光CTP設備主要生產廠商的產品及性能。
三、紫激光CTP版材
1.版材發展史
最初的紫激光器只有5mW,只能對銀鹽CTP版曝光,一般光敏版的感度達不到要求,所以,市場上只有銀鹽擴散轉移版。2001年,當制版機采用15mW紫激光器時,已能對高感度光聚合版曝光。但這種版材品種少,生產廠家更少。2002年30 mW紫激光二極管出現,并應用于CTP制版系統,這時已經能快速制版,相應的紫激光CTP版材的品種出現了多樣化,不僅有銀鹽C T P版、高感度410nm光敏版,而且中等感度的光敏CTP版也開始適應于紫激光CTP制版系統。國際版材生產商紛紛開始向市場推出自己的紫激光CTP版材。2003年以后,隨著60 mW、100 mW甚至更大功率激光器的出現,能滿足紫激光制版系統的版材會更多。再加上光敏版感度不表2 各種紫激光CTP版材及性能斷提高,市場上可供用戶選擇的紫激光CTP版材非常豐富,解除了用戶的后顧之憂。
2.國內外版材生產商及品牌紫激光版材可分為銀鹽版和光聚合版兩種。銀鹽版含有一鹵化銀層,在版面經擴散形成金屬銀影像區,該層見光敏感,曝光快,用5 mW激光就足夠,其印程為35萬。光聚合版利用自由基引發聚合使其產生堿不溶聚合物,用水性套藥即可顯影,廢液不含銀或其他潛在的有害物。其印程為20萬~35萬,烤版后可達100萬。
樂凱集團第二膠片廠、中科銀、上海印刷技術研究所等都投入科研力量,研制開發紫激光CTP版材,并已取得成果,試用效果較好,很快就能批量生產,使紫激光CTP版材實現國產化,為報業采用紫激光CTP技術鋪平廉價版材之路。
四、報業與紫激光CTP
上面我們談了紫激光CTP制版機和版材的一些特點。紫激光CTP制版技術的這些優點正是報業所要求的,那么報業投資紫激光CTP需要哪些條件呢?
1.成熟的工作流程
由于CTP技術是基于全數字化的工作流程,印前系統需要更高水準的計算機數字網絡平臺。報業必須要考慮到如下問題:
⑴必須確保數字技術是基于ADOBE和HARLEQUIN標準;
⑵異地和客戶端網絡化和遠程控制流程;
⑶PDF/JDF的標準數據格式和數據處理類型;
⑷標準的CIP3/CIP4的數據控制體系;
⑸拼大版功能和專業的補漏白功能;
⑹成熟的色彩管理和數字打樣技術支持。
其核心是有可靠的PDF工作流程,完全支持PDF1.3、PDF1.4和PostScript文件,完善的RIP以及運行于網絡中的PDF工作流程支持多種文件格式,可以輸出曲線PDF、RIP過的PDF、RIP過的PostScript以及1-bitTIFF文件,同時還需要基于XML的PDF,并支持CIP3/CIP4。
2.報業印刷企業的關注點
⑴工作流程對中文的準確安全的處理,是否安全可靠、靈活流暢?
⑵制版機的高速輸出能否帶來出版的實效性,生產效率是否提高?
⑶印刷品質是否提高?
⑷新技術、新設備是否能在短期內產生效益?
⑸生產成本是否降低?
既然印刷版必須準時,編輯系統必須在截稿以后到預定輸出時間完成版面的編輯;印前部門得負責排完版的版面從報紙編排軟件輸出到印版完成的整個過程,除了時間的要求還要照顧印刷的質量。一道道的時間關卡,讓報紙的印前生產流程不同于商業印刷,雖然兩樣流程都使用完全相同的技術,例如PostScript、PDF、RIP和對頁拼大版(Page pairing)、數字打樣、激光照排機和CTP直接制版技術。其中最大的差異就是報紙的PS/PDF文件是穩定的,也就是來自同一排版軟件,而商業印刷可能來自各種不同的應用軟件,穩定性不好控制。另外最緊要的差異就是時間的緊迫性。商業印刷即使印刷機出故障,還能向別家印刷廠求援,差個一天半天的問題不大。報紙印刷則不同,差5分鐘可能報社就要追究責任了。
所以,報紙印刷機和商業印刷機有速度上的差異,印前流程如何貫徹這樣著急的時間要求呢?尤其CTP直接制版機在為報紙印前流程縮短了膠片曬版的這一段時間成本以外,又可以將CIP3墨控的數據傳給印刷機,利于油墨和紙張的節省。這些益處在分秒必爭的報紙流程中能發揮其功能。
另外,紫激光CTP設備價格相對較低,而且運行穩定可靠。紫激光器價格便宜,更換、維修簡單方便;制版速度快,分別可達到30~35張/時(30 mW激光器)、60~80張/ 時(6 0 m W)2 0 0~2 5 0張/ 時(100 mW);版材耐印力高,非常適合于報業。紫激光版材可選余地較大,而且已經實現了國產化,價格會降到報業能承受的價位;激光點小,有較好的網點還原性(1 % ~99%,175 lpi),可以制作出更精美的圖像,提高報業印刷品質。下面以一套(四張)1 030mm×800mm印版為例來計算:進口紫激光CTP版(65元/m2)+數字打樣:214+33=247元膠片+進口PS版(50元/m2)+數字打樣:105+165+33=303元膠片+國產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