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席胡錦濤最近指出:“當今時代,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誰占據了文化發展的制高點,誰就能更好地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掌握主動權。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
楊兆華認為,如果說中國家紡行業的從無到有是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依靠填補市場空白發展起來的,那么中國家紡行業的從大到強更多的則是依靠家紡文化,引領生活方式來實現,因此,提高家紡的產業文化生產力就成為產業提升的重要任務。
“何為家紡文化,家紡文化就是體現在物質產品設計生產過程的文化創意以及物質產品消費過程的審美價值,企業對生產者、消費者以及環境的社會責任。提升家紡文化也是新一屆理事會的重點任務。”楊兆華說,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第五屆理事會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著力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不斷提升家紡文化,引領生活方式,實現行業可持續發展為核心,提高行業科技貢獻率、品牌貢獻率,實現行業由外部拉動型向創新驅動、內生增長型轉變,增強行業綜合競爭力,為建設家紡強國再建新功。
家紡文化既包括了硬實力也包括軟實力,具體說,它包括行業的科技貢獻率、品牌貢獻率以及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楊兆華進一步闡述,品牌文化是家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優秀的品牌,必然有其獨特的品牌文化。在產品同質化趨勢下,品牌文化的優勢就是市場競爭的優勢。家紡協會將進一步深入建設家紡文化,提高行業品牌貢獻率,不斷豐富品牌文化的內涵,提升產品品牌的文化價值,通過建立質量、創新、快速反應和社會責任四位一體市場誠信,從而在生產、消費和流通過程創造出品牌附加價值,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在不斷推進家紡行業科技進步的同時,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家紡品牌文化價值體系。品牌的核心在于產品質量,質量就離不開標準,因此協會將進一步推動行業標準化進程,為行業提供公平合理的發展環境。
后危機時代,如何引導行業企業實現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中國家紡文化的一種支撐。就家紡行業而言,履行社會責任對于發展循環、綠色、低碳經濟,推動行業轉變增長方式,提高國際競爭力,應對國際貿易摩擦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協會將繼續倡導行業綠色競爭,引導企業清醒地認識目前行業的高速發展形勢,切實抓好企業的市場定位、品牌定位和功能定位,差異化經營;加強行業保護,建立規范的生產、經營秩序,確保行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