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化工信息網 2009年12月11日 |
滌綸于1953年開始工業化生產,由于其性能好、用途廣,所以發展很快,是世界上產量最大的一種化學纖維。 滌綸短纖維主要用來與棉、毛、粘膠、麻以及其它化纖混紡制造各種衣用紡織品。滌綸長絲常規品種以及差別化纖維共計有幾十個品種,品種不同,其用途也不一樣,長絲主要用于服裝和裝飾產業領域。 1生產規模 滌綸一直是我國化纖工業發展的重點,經過近20年的建設,我國現已成為世界上滌綸產量最大的國家。尤其是近10年來我國滌綸生產發展迅速,生產能力、產量年均增長速度在化纖中一直遙遙領先。2008年我國滌綸產量達到2005萬t。 我國聚酯原料的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中國石化集團和中國石油集團,但聚酯和滌綸生產企業則以兩大集團外的民營、外資企業為主。據統計局統計,2008年全國有360多家滌綸纖維制造企業。由于我國滌綸工業高速發展主要是靠重復、大量引進國外成套設備和技術以及新建工程項目發展的,因此集約程度不高、裝置規模偏小。目前,滌綸短纖的整廠規模大于20萬t/a的只有11家,滌綸長絲生產規模在20萬t/a的只有18家。 2供求關系與消費結構 近年來,我國滌綸消費量呈穩步增長態勢。2000年,國內滌綸表觀消費量為612.7萬t,2008年達到2 098.6萬t(見表1),2000-2008年消費量年均增長17%。 2008年我國滌綸市場需求主要在服裝、裝飾和產業等領域。其中,服裝用滌綸約占滌綸總消費量的53%,裝飾領域消費量占25%,產業和其他市場的消費量占22%左右。 2.1服裝面料 滌綸面料是用量較大的化纖服裝面料,具有抗皺性和保形性好、強度較高、彈性恢復能力好等優點。滌綸纖維面料的種類較多,除織制純滌綸織品外,還有許多和各種紡織纖維混紡或交織的產品:由圓形、異形截面的滌綸長絲或短纖維紗線織成的具有真絲外觀風格的滌綸仿真絲織物,具有價格低廉、抗皺免燙等優點,常見品種有:滌絲綢、滌絲縐、滌絲緞、滌綸喬其紗、滌綸交織綢等;由滌綸長絲如滌綸加彈絲、滌綸網絡絲或各種異形截面滌綸絲為原料,或用中長型滌綸短纖維與中長型粘膠或中長型腈綸混紡成紗后織成的具有呢絨風格的滌綸仿毛織物,具有呢絨的手感,豐滿膨松、彈性好的特性,又具備滌綸堅牢耐用、易洗快干、平整挺括、不易變形、不易起毛、起球等特點。常見品種有:滌彈嗶嘰、滌彈華達呢、滌彈條花呢、滌綸網絡絲紡毛織物、滌粘中長花呢、滌腈隱條呢等;用滌綸或滌/粘強捻紗織成平紋或凸條組織織物,具有麻織物的干爽手感和外觀風格的滌綸仿麻織物;以細旦或超細旦滌綸纖維為原料,經特殊整理加工在織物基布上形成細密短絨毛的滌綸仿鹿皮織物,具有質地柔軟、絨毛細密豐滿有彈性、手感豐潤、堅牢耐用的風格特征,常見的有人造高級鹿皮、人造優質鹿皮和人造普通鹿皮三種。 隨著對服裝、裝飾材料的品種、質量、品位的要求不斷提高,滌綸差別化纖維的消費量也明顯增加。估計,目前國內市場對滌綸差別化纖維的需求比例占全部滌綸的30%左右。市場需求較好的差別化纖維品種主要有:著色纖維、有光纖維、異型纖維、細旦/超細旦纖維、高強力絲、三維卷曲纖維、改性纖維等。 2008年滌綸在我國服裝領域的應用比例為53%,消費量約為1112.3萬t。 2.2裝飾紡織品 裝飾用紡織品也是滌綸的主要應用領域。目前發達國家裝飾用紡織品占紡織品總消費量的40%左右。近年來,我國加大力度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系列化家庭裝飾配套產品方興未艾,賓館、寫字樓裝飾用紡織品也在迅速增加。2008年滌綸在我國裝飾用紡織品領域的應用比例為25%,消費量約514.7萬t。 2.3產業用滌綸絲、布 產業領域用滌綸主要包括工業高強力絲、土工布、醫用非織造布、防水材料、汽車簾子線及車用針刺地毯、合成革基布等,其中以工業絲和非織造布的用量較高。2008年滌綸在產業領域的消費比例為22%,消費量約462萬t。 物理機械性能,同時生產成本較低,生產過程中對環境不利影響較小,已成為當代四大橡膠骨架材料之一,在車胎、傳動帶、運輸帶、安全帶等方面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滌綸工業絲也廣泛應用于涂層織物、蓬帆布、過濾布、土工布等領域。 非織造布主要包括醫療衛生用品和農用非織造布,非織造布在醫療衛生領域的最大用途是嬰幼兒尿布、婦女衛生巾和成人失禁產品的包覆布、一次性手術服及配套的一次性醫療用品等。農用非織造布可作棚膜隔層,其功能一是減少熱量損失,二是使光照更為均勻。 2.4需求量及消費結構趨勢預測 今后隨著人們在住房、文化教育及其他一些個人投資的增加,衣著在社會消費品中的比例還會略有下降,故滌綸在服裝領域的消費比例將有所下降,而在工業用途的滌綸消費數量將增加,非服領域滌綸市場的開發將非常有前途。預計,到2013年滌綸在衣著、裝飾、產業和其它領域的消費比為50:25:25。未來國內服裝用纖維高、中、低檔產品仍均有需求,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中檔品種的需求比例會逐漸增加。預計2013年市場對滌綸差別化纖維需求的比例將超過40%。 由于滌綸價格、性能上的優勢,其對腈綸和錦綸的部分應用領域有替代的可能;同時在經濟和人口不斷增長、天然纖維產量增長受制約的情況下,滌綸性能又最接近天然纖維,且能滿足需求增量。因此,今后滌綸的需求增長率還是較高的,在合成纖維中繼續保持主導地位。預計2008-2013年國內滌綸需求量以年均5%的速度增長,2013年達到2670萬t左右。 3對外貿易和市場競爭力 3.1進出口量 近年來,我國滌綸生產發展迅速,產能增長較快,國內供應量出現盈余,2006年起出口量超過了進口量,1997-2008年我國滌綸進出口情況如表2。 我國大陸進口滌綸仍主要來自周邊國家和地區,長絲和短纖主要來自我國臺灣省和韓國。差別化纖維主要來自日本。其它進口來源地還有印尼、泰國、馬來西亞、美國等。 華東、華南各大港口一直是我國大陸進口合成纖維的主要集散地。目前上海、青島、黃埔、寧波等港口是滌綸主要進口港。 我國大陸滌綸長絲出口主要面向土耳其、印度、我國香港、韓國等周邊國家和地區;短纖則出口到美國、比利時、意大利和巴基斯坦等國家。 3.2市場競爭力分析 3.2.1成本 國有企業、外資企業、民營企業及國外(境外)滌綸企業加工產品分項成本排序列于表3。 表3表明,國內滌綸企業加工成本與國外(境外)企業相差不大,而且較好的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的加工成本一般低于國外(境外)企業。但現實是,不少國有企業盈利能力不強,主要是投資成本較高以及管理和經營能力上存在差距。 3.2.2營銷能力 目前,國內有一定競爭力的企業已建立了自己的營銷體系,如儀征化纖有較完備的銷售網絡,在國內主要消費市場與原料公司合資成立了十幾家銷售公司,并開展網上營銷,與長期用戶結成戰略伙伴,根據市場變化來調整營銷策略。 民營企業最接近市場、了解市場,對市場的反應速度快,營銷方式靈活,特別是在滌綸長絲方面具有一定的銷售優勢。浙江恒逸等較有實力的民營企業已經建立起自己的銷售網絡。 外資企業大多采用國外母公司的營銷方式,多數營銷網絡較健全,企業的物流管理也較為先進,如上海遠東公司在主要地區采用倉儲方式供貨,同時比較注重與下游的織造、面料、服裝企業合作開發推廣其產品,打出自己的品牌占領市場。 對我國出口產品的國外供應商多數是世界知名公司。這些公司在全球具有完善的銷售網絡,營銷水平較高,有相對穩定的長期客戶。 隨著滌綸生產的不斷發展,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在這種環境中生存和發展,對營銷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滌綸生產企業可參照或學習競爭對手的營銷方式,特別是國外企業先進的營銷理念和方法,努力建立或完善自己的營銷網絡,提高企業的營銷水平。3.2.3技術創新能力 目前,國內滌綸企業常規技術已較成熟,能夠與國外技術抗衡,已大量被新增生產能力所采用。但總體來說,我國化纖裝備的水平比國外先進水平仍相差10年左右。例如,國外大容量滌綸短纖維單線生產能力已達8萬t/a左右,而我國正在開發6萬t/a的裝置;國內高速卷繞頭的卷繞速度只能達到6 000m/min,國外已達到8 000m/min。如果外資企業及進口產品因技術進步使成本進一步下降,那么屆時國內產品成本降低的壓力將更大。 因此,今后我國滌綸企業必須將人、財、物等生產要素優化配置,拓展思維,建立技術創新機制,推動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特別應建立自己的核心技術,以提高產品檔次,滿足國內外市場的需求。 3.2.4新產品開發能力 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滌綸企業生產的專有產品、差別化纖維、功能性纖維品種較少,品種開發多以仿制為主,創新能力不強。高附加值滌綸產量較少,差別化率明顯低于世界發達國家的水平。 目前,世界滌綸差別化率已達到40%以上,差別化滌綸短纖的生產能力已占總生產能力的60%。高度多孔中空纖維、高收縮纖維、抗起球、抗靜電、阻燃、防水吸濕、抗菌保健等差別化纖維在國際市場相當紅火。小批量多品種的差別化生產已成為當今國際滌綸短纖發展的大趨勢,并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近幾年來,我國滌綸的產能、產量一直發展很快,年均增幅達到了兩位數。但多數企業效益并沒有同步有效增長。目前在生產和營銷中表現比較好的企業大多在產品上有所突破。特別品種的差別化滌綸已成為企業獲利的重要手段。 4建議 滌綸生產企業應在產品差別化的開發方面建立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理論基礎,并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企業生產應以最終產品市場為出發點,與相關科研院所加強合作,加快滌綸差別化、功能性纖維、復合纖維等品種的研究和開發。 此外,在滌綸產品的售后服務、品牌效應等方面,我國滌綸生產企業與國外公司也還有差距,需要逐項采取措施,提高企業競爭力,才能使其滌綸產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