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橹最新亚洲地址在线播放/狠狠色 综合色区/极品丝袜高跟91极品系列/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天天潔環保網
 
2008年中國PVC產業動態及分析(三)
 
來源:華東塑料熱線        發稿時間:2010-04-22 11:00:56        發稿編輯:lzr

  來源:中國化工信息網 2009年12月16日

  

  3.3生產方法分析

  PVC產品按聚合生產方法分為懸浮法PVC樹脂、乳液法PVC樹脂、本體法PVC樹脂等,國內以懸浮法PVC樹脂為主。懸浮法PVC樹脂按其類型基本可劃分為通用型樹脂和非通用型樹脂。通用型樹脂就是通常所說的國家標準PVC-SG1至PVC-SG9型樹脂;非通用型樹脂是指一些小品種樹脂,如低聚合度PVC、高聚合度和超高聚合度PVC、糊用摻混PVC、交聯PVC、共聚PVC、耐紫外線PVC、消光PVC和PVC熱塑性彈性體等。中國乳液法PVC樹脂所占的比例只有6%左右,乳液法PVC樹脂仍然有一定的發展空間。尤其是目前懸浮法PVC樹脂競爭激烈,價格較低,而用于手套料和皮革料的乳液法PVC樹脂價格卻基本穩定在8 000-9 000元/t,沒有大的波動,有較大的需求市場。國內目前有9家乳液法PVC樹脂生產企業,分別是西安西化熱電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安徽氯堿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上海氯堿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沈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渤天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武漢祥龍電業股份有限公司、郴州華湘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牡丹江東北高新化工有限公司等。

  中國國內PVC糊樹脂市場中近40%的份額被國外產品占領,每年進口15萬~16萬t糊樹脂,進口金額為1.6億-1.7億美元。但此前糊樹脂使用稅號與普通PVC純粉一致(39041000),沒有單獨的稅則號,使國家對于PVC糊樹脂進口貿易數據的統計和貿易行為的監管處于空白狀態,很不利于國內糊樹脂行業對外貿易的正常發展。2007年9月份,PVC行業正式向國家財政部和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提交了書面申請材料,成功地為PVC糊樹脂申請到獨立的海關稅則號,這對于中國PVC糊樹脂行業未來的健康發展將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本體法PVC樹脂目前國內只有宜賓天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內蒙古海吉氯堿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兩家生產,由于本體法PVC的生產技術和生產控制仍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本體法PVC樹脂發展緩慢;但在本體法PVC樹脂生產中不加分散劑,樹脂較為純凈,在透明片材應用中有獨到之處。

  2008年,由于某些原因,內蒙古海吉氯堿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本體法裝置停產。

  3.4相關產業政策與環境

  隨著國家政策向中西部地區傾斜,部分中西部地區的PVC項目也獲得很好的發展契機。如新疆地區由于距離消費市場相對較遠,運輸成本高昂,因此,大力發展煤炭的深加工利用,降低產品運輸量和提高產品附加值,將成為該地區應對危機的戰略選擇。同時,相比于一些嚴重缺水地區,新疆的水資源相對豐富,將為煤化工,尤其是氯堿化工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先決條件。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類似地區的PVC行業將迎來又一次的發展良機。

  固定資產投資將是2009年中國投資領域的最大亮點。2009年,受益于政府加大投資力度的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等行業,將會或多或少地拉動氯堿化工產品的需求;氯堿化工發展所需的煤炭、電力等資源性產品價格的下降,也給2009年氯堿化工行業的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近年來,國內氯堿生產能力擴張過快等問題突出。2003年9月30日,PVC反傾銷成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國外產品的進入,但同時也使國內PVC市場價格大幅上漲,生產能力過快增長。為遏制氯堿行業盲目擴張趨勢,促進產業結構升級,規范行業發展,國家發改委于2007年11月7日正式公布了《氯堿(燒堿、聚氯乙烯)行業準入條件》,首次以行業準入管理的形式規范行業發展。準入制度自2007年12月1日起實施。在“十一五”節能減排的大背景下,《氯堿(燒堿、聚氯乙烯)行業準入條件》按照“優化布局、有序發展、調整結構、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安全生產、技術進步”的可持續發展原則,在產業布局、規模、工藝與裝備、能源消耗以及安全、健康、環境保護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建燒堿裝置起始規模必須達到30萬t/a及以上(老企業搬遷項目除外),新建、改擴建PVC裝置起始規模必須達到30萬t/a及以上。新建、改擴建電石法PVC項目必須同時配套建設電石渣制水泥等電石渣綜合利用裝置,其電石渣制水泥裝置單套生產規模必須達到2 000 t/d及以上。現有電石法PVC生產裝置配套建設的電石渣制水泥生產裝置規模必須達到1 000 t/d及以上。鼓勵新建電石法PVC配套建設大型、密閉式電石爐生產裝置,實現資源綜合利用。新建、改擴建燒堿生產裝置禁止采用普通金屬陽極、石墨陽極和水銀法電解槽,鼓勵采用30 m2以上節能型金屬陽極隔膜電解槽(擴張陽極、改性隔膜、活性陰極、小極距等技術)及離子膜電解槽。鼓勵采用乙烯氧氯化法PVC生產技術替代電石法PVC生產技術,鼓勵干法制乙炔、大型轉化器、變壓吸附、無汞觸媒等電石法PVC工藝技術的開發和技術改造。鼓勵新建電石渣制水泥生產裝置采用新型干法水泥生產工藝。

  隨著PVC產業的迅猛發展,國內電石行業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但是電石行業生產能力過剩、技術裝備水平低、結構不合理、污染嚴重等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為有效遏制電石行業盲目投資,制止低水平重復建設,規范電石行業健康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國家加大了對電石等高能耗、高污染行業全面治理整頓的檢查工作。

  2008年4月30日,發改委下發了《關于鼓勵利用電石渣生產水泥有關問題的通知》,鼓勵綜合利用電石渣,對全部利用電石渣替代天然石灰石生產水泥項目的規模和工藝放寬限制;其中,對于現有電石法PVC生產裝置配套建設的電石渣制水泥生產裝置規模,不受產業政策所定規模的限制,但須達到1 000t/d及以上,且可以采用濕磨干燒生產工藝進行改造;對于新建、改擴建電石法PVC項目,則必須同時配套建設電石渣生產水泥等電石渣綜合利用裝置,其電石渣生產水泥裝置單套生產規模也必須達到2 000 t/d及以上;新建電石渣水泥生產線必須采用新型干法水泥生產工藝;

  另外,利用電石渣生產水泥的企業,經國家循環經濟主管部門認定后,可享受國家資源綜合利用稅收優惠政策。

  2008年4月8日,國家環境保護部發布了《清潔生產標準·電石行業》,該標準于2008年8月1日實施。2008年“三部委”取消對高耗能企業優惠電價政策。2000-2005年,國家發改委在調整終端用戶銷售電價時,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電解鋁、鐵合金、氯堿企業用電價格比其他工業企業平均累計少提價約0.02元/(kW·h)。為引導高耗能行業發展,促使其節能降耗,決定取消上述電價優惠政策。另外,對企業自備電廠實行收費政策。由于電費占電石法PVC生產成本的50%-60%,這一政策對電石法PVC生產企業造成很大的影響。

  2008年國外對中國PVC產品反傾銷力度加大,中國PVC產品今后幾年內進一步開拓國外市場的難度加大。

  3.5 2008年產業發展特點

  2008年,受到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尤其是進入到2008年9月份,危機逐步蔓延并影響到實體經濟,燒堿和PVC行業的國內外市場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國內氯堿行業主要產品的市場也出現了近年來少有的價格大幅波動,供過于求的市場格局充分體現,行業的擴建項目和新建項目也受到了沖擊,在建項目和準備新建項目被迫停止,但行業擴張的慣性仍然在起作用,有些人對于投資建設PVC項目感到悲觀失望,有些人認為正是投資建設的最佳時機,如何認識行業的形勢非常重要。中國PVC行業近十年的快速發展成就了一批企業家,使他們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但不少人在這種形勢下不顧一切地擴大生產規模,沒有注意到如何規避行業的風險。企業家的成功是適應了中國改革的成功,搭上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列車。

  據統計,將有500萬t/a PVC項目在2年內投產。這些項目呈現如下一些特點。

  (1)搶占資源型。一些具有實力的能源企業,為了占領地方的煤炭資源,按照地方政府的投資要求,必須在煤炭資源地點投資,將燒堿和PVC產品列為了投資項目,如貴州國電項目。

  (2)平衡氯氣型。有一些產品只是在生產過程中使用氯氣,但最終不消耗氯氣,為了平衡氯元素,將消耗氯氣的PVC作為平衡氯氣的項目,如MDI、TDI項目,以燒堿副產的氯氣為原料,但生產過程不消耗氯氣,生產過程要副產氯化氫產品。還有甲烷氯化物的企業等,將PVC產品作為平衡固化氯元素的措施,如重慶長風化工廠32萬t/a PVC項目、自貢鴻鶴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10萬t/a PVC項目、甘肅聚銀集團12萬t/a PVC項目等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

  (3)耗燒堿型。經過近幾年的發展,中國已經成為氧化鋁生產能力第一大國,氧化鋁產量快速增長增加了對燒堿的需求。這主要表現在兩方面:①新建的拜耳法氧化鋁廠投產時,需要一次性投入大量燒堿作為生產流程中所需的種分溶液循環使用,生產流程中的種分槽罐和管道都要灌滿,1條80萬-100萬t/a的氧化鋁生產線,在投產之初需一次性耗費燒堿4萬-5萬t/a。②新建的拜耳法氧化鋁廠正常運行后,每生產1 t氧化鋁需消耗燒堿90-110kg(折100%計),連續性生產導致對燒堿的持續穩定需求。氧化鋁企業為使原料得到穩定供應,降低成本,投資建設燒堿裝置,氯氣用于生產PVC產品,如山東信發鋁電集團40萬t/a PVC項目等。

  (4)擴充產業鏈型。具有資源的企業向下游不斷延伸,電石生產企業、掌握鹽資源的企業、煤炭企業等不斷延伸產業鏈,利用其優勢投資燒堿、PVC產業,如中鹽運城鹽化集團有限公司40萬t/a PVC項目。

  (5)擴大規模型。具有能源、技術和人才優勢的企業,為了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只有不斷地擴大企業規模,才能保持市場地位,如近期擴建的企業有新疆天業集團有限公司40萬t/a PVC項目、新疆中泰化學股份有限公司40 77t/aPVC項目、濟寧金威煤電有限公司25萬t/a PVC項目等。

  (6)重組型。河北滄州化工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在2004年10月份開工建設40萬t/a PVC項目,2006年由于資金鏈斷裂導致停工。現在原油價格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為以乙烯和EDC為原料的引進裝置的重建提供了機會,河北金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對河北滄州化工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進行了重組,對閑置在庫房內的引進設備進行利用,盤活已經投入的9.43億元資產,使其發揮作用。

  4PVC生產技術的進展

  4.1國外技術和國內技術引進情況

  PVC行業在20世紀末還需要引進國外技術,當時國內的技術不能滿足生產發展的需要,國內的技術與國外技術具有較大的差距。經過多年的消化吸收引進技術,國內外的技術差距逐步縮小,PVC產品的低盈利難于負擔國外高昂的技術費用,所以近10年國內沒有廠家引進國外技術。

  國內聚合技術日臻成熟,新建PVC裝置的投資具有明顯的優勢,所以幾年前,歐洲的專利商就宣布退出中國市場。

  2008年,陜西北元化工有限公司引進了日本智索公司的聚合工藝包,裝置的技術特點還有待于開車后進一步地驗證。

  淮北礦業公司要高起點地進入PVC行業,目標定位較高,準備引進歐美的聚合生產技術,但目前仍在談判中。

  間歇式懸浮法PVC生產技術經過多年的進步,已經比較成熟,在助劑的使用、工藝的控制和設備的選型等方面,沒有突破性的進展。聚乙烯(PE)和聚丙烯(FP)工業連續生產工藝技術已經得到了普遍使用,而PVC因為粘釜問題和對于顆粒形態要求較高等,一直采用間歇法聚合工藝。國外某PVC生產商致力于研究連續法聚合反應工藝,最近中試裝置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準備建設工業示范裝置,一旦成功,將會極大地推動PVC技術的進步。

  4.2等離子制乙炔技術進展

  乙炔有“有機化工之母”之稱,是目前世界上有機化工產品最基本的原料之一。目前中國主要以石灰石和焦炭為原料,采用電石法生產乙炔,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廢水和電石渣,需要采取環保措施以消除環境污染。中國是一個貧油國家,采用電石制乙炔來生產PVC可以緩解乙烯供應不足的壓力,從能源的角度考慮具有一定的戰略意義。

  煤制乙炔是利用等離子體炬產生的高溫等離子氫和煤粉進行化學反應,產生含乙炔的混合氣體,經過分離和提濃,即可得到高質量乙炔。采用這種方法生產乙炔成本低廉,清潔高效,對環境污染小。

  幾年前,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在國內首先對等離子體煤制乙炔工藝進行了研究,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近年,新疆天業集團有限公司與俄羅斯研究院、中科院等離子研究所和復旦大學合作,共同研發的從煤炭中直接提取乙炔氣體的“等離子體裂解煤制乙炔”技術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在合肥建成2臺世界上功率最大的2 MW等離子體裂解煤制乙炔實驗裝置,并圓滿完成了首次調試和整體運行,實驗中最大炬功率達到1.28 MW,碳的轉化率達20%,可產乙炔1 600t/a。

  由此可見,開發等離子煤制乙炔技術會對煤的清潔利用及以乙炔氣為原料的產業,特別是對電石法PVC產業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4.3國產化大型PVC成套工藝技術

  國產化大型PVC成套工藝技術在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已經形成獨特的技術體系。目前,國內具有代表性的大型聚合釜有無內冷卻管的105m3釜和120 m3釜,帶有8根內冷卻管的108m3釜,頂伸式攪拌的135 m3釜。北京化二股份有限公司的“懸浮法聚氯乙烯生產裝置成套工藝及關鍵技術”在2004年獲得了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在此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發展,開發了100 m3大型聚合釜的成套工藝技術,單釜生產能力設計指標達到4.5萬t/a,期望值為單釜5萬t/a的生產能力。上海森松壓力容器有限公司已成功制造100 m3內夾套式聚合釜,該釜改變了傳統的換熱方式,經過初步驗收,達到了設計的要求,2007年在新疆天業集團有限公司40萬t/a項目中投入使用,經過1年的運行生產,得到了令人滿意的結果。大型聚合釜技術將會進一步推動行業的技術進步。

  隨著《氯堿(燒堿、聚氯乙烯)行業準入條件》的頒布,國內新上項目對大型聚合釜具有很大的需求,30萬t/a一條生產線成為大多數企業的首選。國內的企業對于使用100 m3以上的大型反應釜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具有實力的企業正在積極地推進大型反應釜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