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橹最新亚洲地址在线播放/狠狠色 综合色区/极品丝袜高跟91极品系列/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天天潔環保網
 
2008年中國PVC產業動態及分析(一)
 
來源:華東塑料熱線        發稿時間:2010-04-22 10:59:25        發稿編輯:lzr
  2008年是中國值得記憶的一年,從年初的雪災、年中的汶川地震和奧運會召開,到年末的金融危機,都在中國人的心里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也對中國的各行各業造成了巨大的影響,PVC行業也是如此。

  1中國PVC行業特點

  盤點2008年中國PVC行業,主要有以下7個特點。

  (1)生產能力繼續擴張,增長幅度明顯放緩。

  近年來,隨著中國建筑業與塑料加工業的發展,PVC需求量迅猛增長,尤其是2003年中國PVC反傾銷勝訴之后,高額利潤和低行業門檻吸引了大批的投資者進入該領域,國內PVC改擴建、新建項目紛紛上馬。2005年中國PVC生產能力同比增長46。38%,達到近年來的最高峰,2007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PVC生產國。

  隨著中國PVC生產能力的不斷增加,供求關系發生了變化,大量依賴進口的局面得到明顯的改善;與此同時,PVC市場價格下滑,行業盈利水平下降,原料供應問題突出。但是擴產、擴能仍在進行,PVC的生產能力繼續增加,而國內PVC裝置的開工率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2008年裝置整體開工率降至60%以內。據統計,截至2008年年底,世界PVC生產能力為3 756萬t/a,產量為3 433萬㈠中國PVC生產能力達到1 581萬t/a,較2007年的1 448萬t/a增加9.2%,增長率較前幾年明顯放緩,實際產量為881.7萬t。

  (2)裝置開工率低,產量出現負增長。

  2008年年初,中國南方地區遭遇大范圍雨雪天氣,部分地區電力供應和鐵路運輸中斷,對PVC行業的生產以及產品運輸造成巨大的影響;5月份四川汶川的地震災害造成四川省內PVC生產企業大面積停車,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據統計,2008年中國PVC產量為881.7萬t,與2007年產量971.7萬t相比減少9.26%,出現負增長。

  (3)市場價格呈現“過山車”式波動。

  2008年中國PVC產品市場價格呈現“過山車”式波動。上半年在原材料價格高漲的背景下,PVC價格也水漲船高,最高價格在9 000元/t左右;下半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游需求嚴重萎縮,PVC價格大幅跳水,曾降至5 000元/t左右,從最高到最低降幅超過40%。產品價格的劇烈波動給企業制訂生產、銷售計劃帶來較大的困難。

  (4)行業盈利水平下降,企業處境艱難。

  由于前幾年PVC生產企業擴產速度較快,行業內PVC產品已經開始供過于求,行業逐漸進入整合期。隨著PVC產品生產成本升高、銷售價格下滑,行業盈利水平迅速下降,尤其是2008年第三季度開始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游需求走勢低迷,庫存量增加,銷售價格持續大幅下滑,虧損嚴重,越來越多的PVC生產裝置進入停車狀態,開工裝置的負荷也大幅降低,企業處境艱難。

  (5)進出口市場發生較大變化。

  2008年受到人民幣升值、國外反傾銷的影響,中國PVC產品出口外銷難度增大。從第三季度開始,隨著國際原油價格的迅速回落,國外PVC產品成本大幅降低,中國PVC產品的成本優勢也逐漸消失,出口量銳減。

  (6)大量單體涌入中國,沿海企業絕路逢生。

  受美國經濟危機的影響,油價一路走低,一度跌破50美元/桶,乙烯法單體具有了明顯的成本優勢;國外PVC市場的不斷萎縮,促使大量的VCM涌入中國。VCM價格相對較低,使國內沿海PVC企業如同久旱逢甘雨,一些停產多年的PVC企業絕路逢生,為沿海和有條件裝卸單體的企業維持正常生產運營提供了可能。

  (7)行業逐漸進入整合期。

  由于目前國內PVC行業的進入門檻較低,2008年一些原鹽企業、煤炭企業、電力企業開始收購重組或新建PVC生產裝置,堿電聯合、堿鹽聯合成為發展趨勢,有條件的企業甚至采取煤-鹽-電-堿-塑料加工的大聯合模式,這些資源和能源生產企業的進入將進一步加速國內PVC產業的整合。金融危機的到來也將加速行業的整合。

  長遠來看,中國PVC行業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短期的調整對行業健康發展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在經濟增長緩慢、國內外市場低迷的大環境下,加快生產技術升級,提升產業集中度,蓄勢待發迎接下一輪景氣周期的到來,可謂轉“危”為“機”。但展望2009年,中國PVC行業仍要面臨嚴峻的考驗,行業的發展也存在諸多變數。在這種形勢下,如何保證中國PVC行業健康、持續發展,值得行業內有識之士認真分析和思考。

  2中國PVC供需狀況

  2.1生產情況

  2008年,全國PVC產量為881.7萬t,同比增幅為-9.26%;進口量為112.7萬t,同比增幅為-13.6%;出口量為64.6萬t,同比增幅為-14.2%;表觀消費量為929.7萬t,同比增幅為-5.7%。2008年中國PVC生產能力增速放緩,產量和表觀消費量出現負增長,這與2008年下半年行業盈利水平降低和產品價格大幅縮水不無關系。中國PVC行業的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PVC行業將進入一個相對較為殘酷的整合期。

  比較國內PE、PP、PVC三大合成樹脂的產量,2008年PE產量為689.5萬t,同比增幅為-0.43%;PP產量為733.2萬t,同比增幅為2.88%。2008年,在三大合成樹脂中PVC產量居第1位,但增幅為-9.26%,出現較大的負增長,PVC行業受到宏觀經濟環境不景氣的影響最大,金融危機的到來將加速行業的整合。

  2.2供求平衡狀況

  2008年中國PVC進口量為112.7萬t,同比降幅13.6%;出口量為64.6萬t,同比降幅14.2%;表觀消費量為929.7萬t,同比降幅5.7%。表觀消費量出現負增長,說明需求回落,進口量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而2008年受到人民幣升值和國外反傾銷的影響,中國PVC產品出口外銷難度增加。金融危機開始后,隨著國際原油價格的迅速回落,國外產品成本大幅降低,中國PVC產品的成本優勢逐漸消失,出口量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

  受到價格的影響,2008年上半年PVC出口量出現明顯的增長,1-6月份總出口量近40萬t。進入下半年后,由于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市場需求大幅減少,從8月份開始出口量有較大幅度的萎縮。

  2008年,反傾銷進入復審,相關保護形同虛設,進口PVC樹脂再次沖擊國內市場。2008年9月29日,商務部公告宣布,根據國內主要PVC生產企業的要求,將對原到期的PVC反傾銷案進行相關復審,最終結果將于2009年9月29日公布。隨著整體化工行情的走弱,進口市場氣氛持續低迷,巨大的價格順差使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PVC樹脂的可能性增加,中國政府采取的反傾銷保護措施逐漸失效。

  比較國內PE、PP、PVC三大合成樹脂的供求平衡狀況,2008年PE產量為689.5萬t,進口量為458.7萬t,出口量為17.6萬t,表觀消費量為1 130.6萬t;PP產量為733.2萬t,進口量為283,9萬t,出口量為4.4萬t,表觀消費量為1 012.7t;PVC產量為881.7萬t,進口量為112.7萬t,出口量為64.6萬t,表觀消費量為929.7萬t。雖然PVC總產量在三大合成樹脂中排在第1位,但表觀消費量排在第3位,且國內產量占表觀消費量的94.8%,說明中國目前PVC產業與2001年相比出現了結構性的變化,改變了PVC樹脂50%依賴進口的局面,國產PVC樹脂已經基本可以滿足國內PVC市場需求。生產能力擴大后,將越來越依賴于出口維持供需平衡。  2.3消費現狀

  從20世紀60年代起,中國PVC樹脂用于加工成薄膜、硬管、軟管、鞋底、全塑涼鞋、板材和人造革、等制品,隨著需求的不斷變化和技術水平的提高,其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近年來,中國以包裝材料、人造革、塑料鞋等制品為主的PVC軟制品消費比例逐年下降,而隨著鄉村城鎮化、城市房地產建設的集中發展,異型材、管材、板材等硬制品的消費比例不斷提高。20世紀80年代引進生產技術并工業化生產的建筑用給排水管材、異型材門窗等制品現已被廣泛采用,并成為國家鼓勵使用、積極組織推廣的新型建材。目前,塑料管材和異型材在建筑用管材及門窗中使用的比例已分別達到30%和15%。

  雖然中國房地產行業相對于汽車、石油、鋼鐵等行業是個新興行業,但卻對中國宏觀經濟的貢獻越來越大,僅建筑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即已超過了10%。自從中國宏觀調控的基調調整為“一保一控”之后,各地建筑業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面對當前房地產業的嚴峻形勢,部分PVC業內人士提出了“爬雪山、過草地”的口號。

  近年來,隨著房地產業的飛速發展,國內建筑塑料管和塑料門窗平均市場占有率逐步提高,分別達到50%和25%,這將需要各種塑料管和門窗型材約150萬t/a。加上高分子防水材料、裝飾裝修材料、保溫材料及其他建筑用塑料制品,總需求量約為500萬t/a。而這段時間由于房地產業的走弱,建筑行業對PVC的需求量銳減50%左右,導致PVC管材和型材企業開工低迷,也使PVC市場籠罩在一片陰霾中。

  雖然遇到了全球金融危機,但中國塑料管道行業預計近一兩年仍將會以大于10%的速度增長,因為中國政府提出的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政策,將為塑料管道產品帶來巨大的市場。即使是第四季度受金融危機拖累,2008年中國塑料管道產品產量仍達460萬t,比2007年增長了31.4%。業內人士認為,塑料管道產品每年大于10%的增長率有可能要持續三四十年,因為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公共基礎設施和市政建設都相對落后,不論遇到多大的經濟危機,發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是大趨勢。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目前在市政公用設施方面還相對落后。今后10-20年的時間內,城市的市政公用設施投資需求不會降低,并將向城郊、城鎮和中心村延伸和擴大。“十一五”期間,中國市政公用設施總投資將達到50 000億元,年均增長率約為20%。比如近年城市和農村新建建筑面積將達10億m2/a。在這個過程中,塑料管道是必不可少的材料。

  2008年1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擴大內需、促進增長的10項措施,其中多項措施都能給塑料管道行業帶來機遇。比如,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農村沼氣、飲水安全工程和農村公路建設力度,加強大型灌區節水改造;加快鐵路、公路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加快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支持重點節能減排工程建設等,這些都將為塑料管道行業提供良好的市場環境。另外,四川地震災區的恢復重建,新農村水、電、路、氣、房的建設工程等都需要大量的塑料管道。

  中國是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國家,解決城鄉居民飲用水問題已成為首要難點問題。在這樣的形勢下,給水工程已成為各地基礎建設的重點,國家也將大型的水利設施建設列為工作重點。專家預測,到2010年城市供水量將達700億m3。給水工程將是塑料管道歷史性大發展的第二大機遇。中國正在運行的城市供水管,約有13萬km已到使用年限,需要更新和修復。在未來10年內,僅此一項投資就將高達8 000億元。

  但近年來,在一些傳統的PVC塑料管道領域,PE和PP-R的替代勢頭明顯。其他品種對市場份額的蠶食以及含鉛穩定劑在與食品類產品接觸的PVC管材中的禁用,對PVC管道的發展又會起到一定的負面影響。

  用表觀消費量數據代替國內需求及從人均占有PVC量進行分析,國內PVC仍然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預計未來兩年內,PVC需求增長速度主要取決于國民經濟的增長率、房地產市場的變化和農村城鎮化的進程。近年來中國PVC的產量和表觀消費量情況見圖3。

  2.4市場情況

  2008年年初,受南方暴雪天氣及春運的影響,電石及PVC貨物外運受阻,多家PVC企業的開工率較低,造成PVC貨源急劇減少,價格一路攀升,這種行情一直持續到2008年春節前。

  2008年春節后,原料價格持續上漲、市場價格持續上調、市場貨源偏緊、需求增長持續清淡所構筑成的相對僵持的市場異常狀態一直持續到5月底。

  2008年6月,隨著原油價格大幅上漲,國內石化產品價格均有較大幅度上漲,乙烯價格也由2008年5月末的1 480-1 520美元/t(CFR東北亞)上升到2008年6月上旬的1 550-1 600美元/t(CFR東北亞),拉動乙烯法PVC價格在2008年6月初上漲200元/t。電石法PVC價格在6月上中旬上漲300元/t后下旬穩定在8 650-8 750元/t。

  奧運會期間,各比賽地周邊地區危險化學品運輸受到嚴格控制,且電價上調,使電石因成本大幅上升而提價。由于限電和電石供應不足,山東、河北、河南等地區PVC生產企業開工率只有30%-40%,產量降低和成本升高支撐電石法PVC價格上漲150-200元/t,乙烯法PVC價格上漲200元/t,之后保持穩定。下游加工制品價格難以提升,對高價PVC難以接受,成交持續不旺,市場形成僵持格局。

  受從第三季度開始的原料價格不斷下跌和需求持續低迷的拖累,2008年10月份國內PVC市場價格繼續滑落,產量繼續下降,需求繼續萎縮,行情繼續疲軟。到2008年11月中旬,國內PVC價格跌至下半年的谷底,華東、華南地區電石法PVC主流價格直跌到5000-5 200元/t,乙烯法PVC價格也下滑到5 200-5 350元/t。此后,社會流通資源漸少,在需求支撐不足的情況下,PVC行情短暫沖高后大幅回落。但在2008年最后一個月再次大幅上揚,難以確定此輪上漲能維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