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橹最新亚洲地址在线播放/狠狠色 综合色区/极品丝袜高跟91极品系列/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天天潔環保網
 
單元實木板專利項目助力發展我國林業低碳循環經濟
 
來源:中國木業論壇        發稿時間:2010-04-23 12:04:46        發稿編輯:幻境
  作者 熊桂炎 2008. 8.24

  項目概述

  單元實木板是一種以木方為單元成形的膠合板,一種新型的實木工藝板材。通過長期的反復研究與分析,結合電腦模擬試驗,不斷完善,制定出了一整套切實可行的技術解決方案,并一次性試制成功。該技術以“一種以木方為單元成形的膠合板及其制作方法”,申請發明(申請號:200810031791.9)和實用新型(申請號:200820053756.2)兩項國家專利并獲得授權。

  該項目旨在針對目前傳統膠合板產品的環保性和對原材料徑級要求的局限性問題,尤其針對小徑級原木制材、指接拼板、細木工板等加工過程中存在的質量差、效率低、木材資源浪費嚴重等問題。立足小徑級原木,尤其是速生樹種資源的開發利用。通過整合優化生產流程,簡化生產工藝,改進技術裝備,使得生產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通過創新產品結構,使得產品的幅面、強度、尺寸穩定性和環保性能等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同時,通過合理有效地利用原木邊皮,克服傳統制板工藝的二次加工損耗,大幅度提高原木出材率,節約木材資源,降低產品成本。從而實現產品優質、生產高效和資源低耗,并以此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二、技術可行性

  該技術在結合原木自身的形狀特征和木材學特性的基礎上,將原木制材理論、木制品工藝技術和人造板工藝技術進行合理優化和有機整合,提出了一整套全新的膠合板制造技術,一種實現了以原木制造實木工藝板材的高效的生產方法及其產品。具有技術領先、工藝成熟、投資規模較小的特點。

  該技術實現了原木制造實木工藝成品板材的高效轉化,小徑級原木出材率高達80%以上。與傳統制材方法相比,小徑級原木的出材率同比可增長50%以上。可大量節約木材資源,降低產品生產成本,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該技術實現了原木制材產品的升級換代,改變了傳統的木材消費行為和消費結構。產品質量有了大幅度提升,商品附加值也大大提高,經濟效益十分可觀,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該技術實現了原木制材產品的高效率、標準化、規模化生產。使得鋸屑、刨花等加工剩余物的進一步綜合利用成為可能,為實現木材資源節約、保持自然生態平衡和推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創造了條件。

  三、產品性能

  該產品具有幅面大、便于加工;保留了木材所固有的自然紋理特性;木材的強度、尺寸穩定性和易開裂缺陷等都得到了很好改善;與傳統膠合板產品相比,用膠量大幅度減少,環保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經國家人造板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檢測結果表明,單元實木板的物理力學性能優于普通實木板材,環保等級優于歐洲E0級標準,可完全替代相應實木板方材的常規性用途功能。非常適合家具、實木櫥柜、木制門窗、建筑裝飾、木地板等木制品加工行業的廣泛應用。是一種理想的實木工藝成品板材,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環保產品。

  四、生產工藝與投資規模

  與現有膠合板、指接拼板、細木工板生產工藝相比,工藝更趨簡單化,投資規模相對較小。原有膠合板、指接拼板、細木工板生產線只要略加改造即可生產單元實木板。利用現有膠合板、指接拼板、細木工板生產線改造成年產10000立方米的單元實木板生產線,設備投資額在50—80萬元人民幣不等。無需進口設備,完全實現了技術裝備的國產化。其他產能規模投資可按此投資規模比例倍增。

  投資新建項目,以年產10000立方米的單元實木板生產線為例,總體投資大約為500萬元人民幣,其投資分配比例大致如下:

  1、生產廠房與成品庫面積2000平方米:投資150萬元

  2、儲木場、鋸木場、干燥設備房等2000平方米:投資100萬元

  3、宿舍、鍋爐房及生活區等設施1000平方米:投資100萬元

  4、制材設備、干燥設備、熱壓成型設備、表面砂光處理設備、運輸車輛及供熱鍋爐等:150萬元

  五、經濟效益

  以年產10000立方米單元實木板生產線加工南方杉木為例,經測算,制造1立方米單元實木板的制造成本大約為950元/立方米,僅相當于同質板方材的價格,銷售成本按250元/立方米計算。根據其同類產品的市場銷售價格:三層實木板的市場價約為3700元/立方米,指接拼板的市場價約為2775元/立方米,優質大芯板的市場價約為:2405元/立方米。若該產品按目前大芯板產品的市場價格銷售,則生產銷售1立方米單元實木板產品的利潤價值為:2405-950-250=1205元/立方米。達產后可實現年創利稅1205萬元。其建設投資回收期為18個月左右。

  六、市場分析與背景意義

  1) 是實現木材節約,緩解木材供需矛盾;抑制亂砍濫伐,實現森林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經濟可持續發展;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必然要求。

  隨著世界森林資源的日漸減少,人類居住的地球環境也隨之惡化。面對日益惡化的地球環境,人們對于地球環境的保護意識也在不斷增強。世界許多國家與組織紛紛制定了關于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其中就有許多關于禁止和限制采伐森林的法律,因此對于木材的供應將是一個長期的缺口。然而,隨著經濟的日益增長,人們對于木材的需求還在不斷增加。雖然人們也研制了一些新型材料來代替木材,但也仍然無法滿足人類對于木材的需求。

  我國是世界上木材資源相對短缺的國家,森林覆蓋率只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5,人均森林面積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隨著木材消費量的不斷增加,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森林資源過度采伐,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生態環境日趨嚴峻,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

  所有這些都要求我們必須高效利用木材。只有通過高效利用木材,實現木材節約。才能有效緩解木材供需矛盾,抑制超限額采伐森林,促進森林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經濟可持續發展。才能保持自然生態平衡,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2) 是實現傳統木材工業技術改造、產品升級換代和產業結構調整的必然要求。

  傳統的制材工業是直接將原木鋸解成所要求的木板、木方。這種方法雖然投資小,操作簡單,方便、靈活,通常兩個人加上一臺鋸就是一個鋸木場。但是,這種制材方法,幾乎是純手工操作,勞動強度大,效率極其低下,加上工人技術水平的差異和原木本身的徑級、圓形截面、尖削度等因素影響,造成成材的質量得不到應有的保證,不是成材的質量普遍低下,就是材料利用率極低。而且由于加工點的過于分散,造成了原木邊皮、鋸屑等加工剩余物難以綜合利用,進而造成了木材資源的嚴重的巨大浪費和對環境的巨大壓力。因此,必須大力改變這種落后的生產方式和不合理的木材消費行為、消費結構,進行全面的技術改造和產品的升級換代。

  傳統的膠合板產業則是以大徑級原木旋切單板,經干燥處理后涂膠,并采用正交或順紋方式層疊組坯壓合成形的多層結構板材。雖然能有效地實現其產品生產的優質、高效與低耗,較好地解決大徑級原木采用鋸解方法所不能解決一些的問題。但由于其結構的影響,用膠量大,甲醛釋放量超標,嚴重威脅著人類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須加大力度予以改善。而且隨著大徑級原木資源的日益枯竭,原材料的供應日趨緊張,嚴重制約了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必須進行技術改造和實施產品的升級換代。

  傳統的實木拼板、指接拼板、細木工板的芯板等實木工藝板材,都是利用原木制材后所得板方材又經二次加工而成形的產品。由于其加工過程的二次損耗,則進一步降低了木材資源的有效利用率,更造成了木材資源的嚴重的巨大浪費,更加劇了木材的供需矛盾和對環境的巨大壓力,不宜大力推廣和繼續發展。產業發展前景堪憂,技術改造和產品升級換代已是勢在必行。

  3) 是木材工業企業通過自主創新實現節能減排、產品優質、生產高效、降低成本、獲得良好經濟效益,實現企業自身的持續發展和我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的必然要求。

  目前,雖然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人造板業第一生產大國,產品質量也整體有所上升,但強度不合格、甲醛釋放量超標等現象依然存在,人造板質量仍不容樂觀。而且由于生產技術的落后,效率的低下,人工、能源消耗大,木材資源浪費嚴重。致使產品的生產成本居高不下,沒有市場競爭能力。

  巨大的浪費加劇了木材的供需矛盾。居高不下的生產成本致使企業難以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許多企業通過購買黑市木材來維持企業的正常運轉,很多企業還在以犧牲資源為代價來維持自己的生存。這很大程度上助漲亂砍濫伐行為的發生,對森林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以及自然生態環境保護都造成了很大的壓力,這些都是所不能容忍的。

  種種跡象表明,我國還不是一個人造板制造強國。必須通過自主創新來實現我們的強國之夢。而企業是自主創新的主體,必須通過自主創新。也只有通過自主創新才能使企業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才能實現企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才能使我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制造強國。

  七、項目現實意義

  1) 它的成功實施,將會使企業實現產品優質、生產高效、資源節約,達到低成本運營。產品競爭力強,經濟效益好,市場前景廣闊。

  2) 它的成功實施,將會為社會提供更加優質的產品與技術支撐,實現木材產品的升級換代;改變傳統的木材消費行為和消費結構,實現木材資源節約。有效緩解木材供需矛盾和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同時也為社會就業開辟廣闊的渠道創造條件。

  3) 它的成功實施,還將會促進創新成果的進一步創新開發,為技術成果持續創新提供物質保障。同時也為技術成果的進一步全面推廣提供有力示范。

  4)它的成功推廣,將會為全面推動我國木材工業的高速發展,加速林業產業結構調整和林業產業化進程,實現森林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經濟可持續發展。

  5) 它的成功推廣,將會節約大量木材資源,有效緩解木材供需矛盾,抑制因過度采伐森林對環境造成的壓力,保持自然生態平衡,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有力推動人類的環保事業。有著巨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6)它的成功推廣,預示著一場新的科學技術革命的到來,預示著一場新的綠色產業革命的掀起。

  八、實施與推廣建議

  然而,這只不過是一項個人申請的專利技術,一項專利技術的可行性分析報告,寫到這里,我卻不知該如何寫下去,因為任何的論述都顯得是那樣蒼白無力。我知道,任何科學技術的進步,已經不再是哪一個企業或哪一個人所能夠完成的,而需要社會各方面的通力協作。這不過是一粒種子,需要有它適合生存的土壤,更需要有空氣、陽光、雨露的滋潤,它才會生根發芽,才會健康地茁壯成長、開花、結果。才會被一代一代地重復播撒下去,碩果壘壘。

  當然,不管怎樣,為了本著對社會、對人類負責的態度,我將會一如既往地把這項工作開展下去,希望它能早日得以實施和大力推廣,并以此作為我畢生追求的奮斗目標!同時,我也希望它能得到國家與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大力支持,投入人力、物力、財力。把它作為國家重大科技創新成果予以實施與推廣應用,以早日實現我國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和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提升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聲譽和地位,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我們的祖國已經強大,這得益于我們黨和國家領導集體的英明決策,得益于我們全國人民的積極響應和無私奉獻。三峽工程的建設、汶川大地震的救援、2008北京奧運的成功舉辦,無一不彰顯出中國力量的偉大,令世人稱奇。在我國建設社會主義創新型國家的進程中,相信我們黨的以人為本、科技創新的環保理念,必將會引導著中國,并和全國人民一道在中國的大地上掀起一場前所未有的綠色產業革命。創造出一個又一個世界奇跡。

  九、效益評估

  根據湖南省2006年林產工業概述提供的相關數據,目前湖南省的細木工板、木質膠合板、板方材、指接材、裝飾地板等相關木材工業產業年總體生產能力約為270萬立方米。如果在切實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假定上述企業均以速生樹種資源杉木為原材料加工成細木工板計算,則其材料利用率整體將達不到50%。那么每年消耗杉原木資源總量將達到540萬立方米以上。

  同等的資源消耗,如果采用該技術實施全面技術改造,則板材轉化率可達80%以上,成品板材年產量將達到432萬立方米以上,而其總體制造成本約為950元/立方米,僅相當于細木工板總體制造成本1480元/立方米左右的64.2%,432萬立方米成品板材按細木工板市場價格2000元/立方米左右計算,則每年可多創造利潤價值為:432*(2000-950)-270*(2000-1480)=313200萬元=31.32億元以上。另外,由于實現了集約化生產經營,可有效利用加工剩余物總量將達到540*20%*0.7=75.6萬噸左右,折合成標準煤,其價值也在2億元以上。由此可見其經濟效益非同一般。

  同時,由于相同的資源消耗,每年可多向市場提供162萬立方米以上的成品板材,能有效緩解市場供需矛盾和抑制亂砍濫伐行為的發生,可每年實現節約原木資源總量達324萬立方米以上。

  324萬立方米以上的原木節余資源,若按杉木林平均蓄積量10立方米/畝計算,則每年可實現節約森林采伐面積:324/10=32.4萬畝以上。相當于每年植造了32.4萬畝以上同等蓄積規模的杉木森林。

  32.4萬畝同等蓄積規模的杉木樹林,如果按畝年均生長蓄積量1立方米計算,則每年節約木材所帶來的林木生長蓄積增量將達到32.4萬立方米以上。

  假定在其他因素基本不變的前提下,那么隨著時間的推移,木材資源的年度節余生長蓄積量和年度節余生長蓄積總量可分別采用下列計算式得到初步估算:

  年度節余生長蓄積量=每年節余生長蓄積量*實施年數

  年度節余生長蓄積總量=第一年節余生長蓄積量*(實施年數+1)*實施年數/2

  則十年后,木材資源節余生長蓄積總量將達到:32.4*11*10/2=1782萬立方米。加上這十年加工節余總量:3240萬立方米,則十年后可實現木材蓄積增長總量達到5022萬立方米以上,全省杉木活立木資源蓄積總量將由目前的3797. 25萬立方米增加到十年后的8800余萬立方米以上。真正發揮了森林的綠色銀行效應,為森林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至于其生態方面效益,也就是森林的自然生態意義,這是眾所周知的,用不著多說。這里僅從光合作用的意義并結合上述的分析數據。估算兩個與空氣質量密切相關的氣體指數。根據光合作用的原理,地球上的植物吸收碳素與釋放氧氣的重量比為1750/4700,有機物干體平均碳素含量為42%,木材比重按0.7噸/立方米計算。則每年節約的木材通過森林的蓄積生長可實現:

  森林每年吸納碳素量:32.4*0.7*42%=9.5萬噸以上。

  森林每年釋放氧氣量:9.5/(1750/4700)=25.5萬噸以上。

  森林每年吸收二氧化碳量:25.5/(32/44)=35萬噸以上。

  那么十年節約的木材通過森林的蓄積生長可實現:

  森林吸納碳素總量:9.5*502.2/32.4=147.25萬噸以上。

  森林釋放氧氣總量:25.5*502.2/32.4=395.486萬噸以上。

  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總量:35*502.2/32.4=547.57萬噸以上。

  這僅僅是湖南省相關木材加工產業通過技改后,每年和十年后節約木材資源所能帶來的森林蓄積生態效應的兩項氣體指標。它就和森林的蓄積生長一樣,隨著時間的推移,帶來不可估量的累積疊加效應。能有效地緩解溫室氣體排放壓力,促進了空氣中氧氣與二氧化碳氣體的循環與平衡。一個省的情況既是如此,若全國推廣,那又將是一個什么概念,還需我們的環保評估部門作出系統而全面的科學評價。

  十、結論:

  總之,該項目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完全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政策導向,非常適合林業產業化投資新建項目;適合作為原木制材、膠合板、指接拼板、細木工板等傳統木材工業的技術改造項目;以及適合作為大型實木家具制造、實木門窗制造、實木櫥柜制造、實木地板制造等企業的材料制備技術改造。

  十一、合作方式:

  專利技術許可轉讓或技術合作,提供全套技術資料并負責技術培訓,實行全程項目技術跟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