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橹最新亚洲地址在线播放/狠狠色 综合色区/极品丝袜高跟91极品系列/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天天潔環保網
 
固體廢物處理處置技術裝備
 
來源:中國再生資源交易網        發稿時間:2010-04-22 10:37:10        發稿編輯:幻境
  固體廢物的種類繁多,成分復雜,數量巨大,是環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其危害程度已不亞于水污染和大氣污染的程度。由于我國對固體廢物污染控制起步較晚,雖然在固體廢物的處理利用方面已取得一定進展,并出現了一些適合我國目前經濟技術發展水平的固體廢物處置技術和裝置,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水平還很低,處理處置技術和裝備還遠遠不能滿足國內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一、我國固體廢物處理處置技術裝備現狀

  1.生活垃圾收運

  近幾年我國生活垃圾收運機械化程度有很大提高,全國城市生活垃圾清運機械總數達32635輛,占環衛機械總數81%。但從整體來看,我國城市垃圾機械化收運率比較低,不僅環衛工人勞動強度大,手工操作較多,而且機具不足,設備性能差。全國大約有40%的環衛清運車輛已經老化需要更新,每年約有1000萬噸的城市生活垃圾不能及時運往處理場地,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還很低。

  2.生活垃圾分選技術和裝備

  生活垃圾分選是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過程中的一個工藝環節。我國目前主要是通過人工分選回收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物資。機械分選主要用于機械化生活垃圾堆肥廠、焚燒廠和其它生活垃圾資源化工廠。

  我國應用的機械分選設備主要有滾筒篩、永磁滾筒。滾筒篩主要用于堆肥及處理熟堆肥的篩分過程,而堆肥的前處理過程應用較少。磁選滾筒一般用于分選生活垃圾中的鐵磁性金屬。靜電分選法、光選法等我國還很少應用。

  3.生活垃圾的填埋技術和裝備

  近幾年來我國陸續興建了一批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一些大、中型城市建成了垃圾衛生填埋場。但是,大部分城市目前仍采用堆放或簡單填埋方式處置城市垃圾。由于沒有建造能達到環境保護目的的滲濾液襯層收集系統,不能對滲濾液進行收集和集中凈化處理,已導致水資源和周圍環境的嚴重污染;由于沒有很好的壓實機械,填埋場未達使用年限就填滿封場;對填埋場氣體未加收排,引發的爆炸事故常有發生。

  現有衛生填埋場的設計建造標準不高,只有少數城市建成達到或基本達到無害化處理標準的衛生填埋場。除少數填埋場底部鋪有防滲層外,其余衛生填埋場幾乎都是采用粘土防滲。目前真正能滿足衛生填埋標準的填埋場并不多。

  填埋場的專用機具研制與開發有待發展。生活垃圾壓實機是根據生活垃圾特性設計,是專門用于填埋作業的機具。目前我國用于填埋場的生活垃圾壓實機還處在試制階段,許多生活垃圾填埋場主要使用推土機進行填埋作業。用于填埋場的其它機具如推土機、裝載機也需要根據生活垃圾的特性做一些改造,使得其更適合于填埋作業并提高作業效率。此外,填埋氣體回收利用成套設備、新型填埋覆蓋材料也急需開發。

  4.生活垃圾堆肥處理技術和裝備

  我國已開發了城市垃圾堆肥技術。無錫、杭州、上海等地已建成了一批機械化程度較高的堆肥廠,具有較完整的前處理、發酵、后處理工藝及設備。其堆肥產品質量、運行操作可控性、環境質量等指標都達到了較高水平。還建成一批機械化程度低,但實用性強的簡單高溫堆肥系統,如天津簡易高溫堆肥系統、雞西的利用城市垃圾及糞便生產有機肥系統、安陽塑料膜覆蓋快速堆肥處理技術,以及一批以處理陳腐垃圾為主的移動式簡易篩分生產線(天津YS移動篩分機處理技術、北京自然腐熟垃圾簡易篩分線)。工藝簡單、投資少、運行費用低、機動靈活,在處理大量生活垃圾和陳腐堆放垃圾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構成了城市垃圾堆肥處理高、中、低三個技術層次的分布格局。但是,我國堆肥技術和裝備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段差距,特別是由于生活垃圾混合收集,堆肥處理難度大,產品質量差,同時也缺乏成套化、系列化的設備。

  5.生活垃圾焚燒技術和裝備

  生活垃圾焚燒設備的開發剛剛起步。我國興建的大型垃圾焚燒廠如深圳和北京兩個垃圾焚燒廠主要為引進國外設備。面對市場的要求,我國大中型鍋爐廠紛紛引進國外技術,生產垃圾鍋爐,以期降低設備成本。杭州引進日本技術準備生產三菱、馬丁逆推型往復爐排;無錫引進底特律爐排公司的爐排技術;北京、宜興引進美國的爐排技術等。

  我國自行研制的小型醫院焚燒爐技術已得到了較充分的發展,并已發展成為系列化、標準化、定型化的成熟產品。此外,我國一些企業看好垃圾處理行業的前景,紛紛研制廉價的焚燒廠系統。經過幾年的發展,其產品和技術已由固定爐排垃圾焚燒爐發展到鏈條式移動爐排焚燒爐,其中一些正在開發往復式垃圾焚燒爐。但是,上述焚燒爐僅以焚燒為主要目標,煙氣的處理及熱能回收技術相對比較落后,自動化程度較低,多數無法滿足要求。針對這個問題,國內已研制了日處理100噸的循環流化床垃圾焚燒爐并取得成功,目前還需進一步完善系統,達到工業應用要求。

  6.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技術和裝備

  固體廢物的綜合利用,我國已找出了符合國情的技術路子。即以大宗利用為主,兼顧多功能、高效能的利用,在取得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時,注意盡可能收到良好的經濟效益。多年來,研究和開發了工業廢渣耗用量大的水泥、墻體材料、筑路等方面的技術。據統計,1995年我國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43%。但是,在固體廢物綜合利用中還缺少大型的成套設備,如廢塑料回收利用中的塑料預處理設備(包括廢塑料的分選設備、破碎、清洗、干燥設備)和廢塑料的回收再生利用成套設備。在鋼鐵渣綜合利用中缺少大型鋼鐵回收成套設備(包括大噸位廢鋼剪斷機、大型破碎機、打包機等)。在粉煤灰綜合利用中也缺少收集、輸送、儲運、分選的成套設備。

  二、固體廢物處理處置技術裝備發展方向

  1.未來15年固體廢物處理和綜合利用裝備發展趨勢預測

  據有關部門分析,在未來的15年里,固體廢物處理和綜合利用裝備將是環保產業技術裝備中品種、產量、產值增長最快的時期。固體廢物的綜合利用、城市垃圾處理以及有害廢物處置問題,都將給該領域產品的迅猛發展提供廣闊的天地。

  據預測,固體廢物處理和綜合利用裝 備工業產品產值自"九五"中期后發展速度會進一步加快并超過水、氣污染防治設備。到2000年將占整個環保機械行業總產值的1/3,到2010年產值比重超過水處理設備可達40%。其中鋼鐵、有色金屬回收包括鋼渣利用設備,粉煤灰輸送、回收利用設備,煤矸石分選利用設備等三類產品將快速增長而形成我國固體廢物處理利用設備的主導產品,占總產值的1/2。廢舊橡膠、塑料回收利用成套設備、廢玻璃回收利用設備、廢紙回收利用設備經過技術開發或完善提高現有水平,"九五"中后期可進入大規模生產并得到較快發展。垃圾處理成套設備中的焚燒設備,主要是中小型焚燒設備仍會保持較快發展的趨勢,日處理150、300、500、1000噸垃圾焚燒設備市場會逐漸增大,1998年以后將形成較大的市場。垃圾填埋成套設備隨著城市垃圾衛生填埋規范化進程將有所發展,在2000年以前不會有大的發展。垃圾集運成套設備包括機械化垃圾轉運站、壓縮式垃圾集運車輛及其配套專用垃圾箱,"九五"期間會有較大增長。吸掃式垃圾車、高速公路清掃車,包括掃雪車將形成一定生產規模,垃圾堆肥成套設備、城市污水處理污泥無害化設備、余熱余壓利用設備的生產將穩步增長。隨著畜禽有機污染的嚴重加劇,畜禽飼養、屠宰加工廢棄物回收利用設備,農村秸桿資源的利用設備將會形成一個綜合利用裝備的新領域,并能較快得到發展。發酵行業廢棄物回收利用成套設備、電鍍及貴重金屬廢液處理回收設備,有毒有害廢物處置設備的發展速度也將逐步加快。

  2.固體廢棄物處理和綜合利用裝備后10年發展重點

  到2000年,我國固體廢棄物處理和資源綜合利用裝備將會有較快的發展,產品品種將由1995年250種增長至650種,其中一些目前尚屬于空白的設備將推向市場,并在廢棄物處理和資源綜合利用工業中發揮重要作用。重點發展產品有:

  煤矸石發電成套設備

  除沸騰爐向大容量鍋爐發展并有繼續增長的趨勢外,要針對該爐型煙塵嚴重污染和效率低下的情況,研制發展以煤矸石為燃料的循環流化床鍋爐和增壓流化床鍋爐。與此同時,要解決煤矸石預處理、設備磨損、堵灰及設備運行自控系統問題。

  金屬回收利用成套設備

  a.鋼鐵回收利用成套設備重點發展大型鋼鐵回收成套設備中空白產品,如1500噸級的廢鋼剪斷機、大型破碎機及800噸級的三向廢金屬打包機,并完善物料運輸、除銹、除泥沙及非金屬成分的附屬設備,為廢鋼精煉再生、廢舊汽車處理回收提供成套設備。

  b.簡易實用的小型金屬回收壓塊機械。

  c.貴重金屬廢液再生回收設備。

  d.銅、鋁、鉛廢舊金屬回收設備,包括廢舊蓄電池回收利用成套設備,廢銅鐵塊粉碎、篩分、鑄鐵鍛生產零部件成套設備。

  垃圾處理成套設備

  2000年前將以垃圾焚燒成套設備為主攻方向,研制生產不同類型焚燒廢熱回收和發電設備。與此同時,要推動大型垃圾堆肥和簡易堆肥成套設備,以及垃圾衛生填埋成套設備。要重點解決垃圾分選專用設備性能的可靠性問題。

  廢舊塑料回收設備

  廢塑料預處理新工藝及設備的開發。包括各類廢塑料的分選工藝及設備;廢塑料的破碎、清洗、干燥工藝及設備,解決預處理的關鍵技術及設備。到2000年要研制出適合我國國情的成套再生設備以及混合塑料的再生機組。

  粉煤灰收集、輸送、儲運成套設備

  在"八五"期間研制開發的基礎上,完善成套設備并作好設備系統的自控,計量、分級、監測等過程相應設備的配套。

  粉煤灰、煤矸石制磚成套設備。

  重點研制生產高強度、低耗能、低水泥組分的建筑砌塊設備。

  粉煤灰分選微珠、漂珠及金屬材料的設備。

  廢玻璃處理回收設備。

  農業秸稈及畜禽廢棄物綜合利用設備。

  參考資料

  [1]我國固體廢物污染治理現狀及防治對策,《中國環保產業》,1995年,第2期,董保澍

  [2]我國環保機械產品發展展望,《中國環保產業》,1997年,第4期,李思宇

  (作者工作單位:冶金部建研院工業環保工程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