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橹最新亚洲地址在线播放/狠狠色 综合色区/极品丝袜高跟91极品系列/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天天潔環保網
 
廢橡膠先進再制造
 
來源:中國工控網        發稿時間:2010-04-21 09:04:00        發稿編輯:幻境
  中國輪胎循環利用學會執行副會長 程源

  目前,廢橡膠先進再制造,主要是指膠粉和再生膠,失去功能或不宜再生的則熱解回收(復原到炭黑和油)。因全世界都在推行節能減排和循環利用,故其新技術層出不窮,從而帶來新市場和新機遇。

  吃透國策并采取對策

  應對世界經濟危機我國采取的是:擴內需,促增長,保發展,我們如何適應,且從中得到實惠?

  先說擴內需與促增長,我國已出資4萬億,其中,絕大部分用于修鐵路、公路及民生工程。尤其是節能減排、農村生態工程、物資再生利用,就占七八千億元。這么大的蛋糕,你分到了多少?僅就十大產業的調整振興和技術改造,就投入了3700億,你靠沒靠?這兩年,國家發改委和科技部,年年立項,你有沒有立上?近聞,鐵道提速,諸多橡膠件要更新改造,其中的再生膠軌道墊,已不適應高速,需大量替換。其機車的橡膠減震彈簧,汽車也大量應用,就像一個平放的小輪摩托胎,一個售價800元,這可是高附加值的,目前,絕大部分靠進口,其他的,如鐵路軌枕,在鋼筋水泥芯上,擠出包覆一層再生橡膠或塑化膠粉,在江蘇宿遷已開始投產。再如橋梁橡膠支座,橡膠止水帶和伸縮縫橡膠件等,也都因擴大內需而供不應求。河北衡水正在“大火”“特火”,這些先機你搶占了嗎?這些需要開發的新裝備,你介入了嗎?特別是礦車巨胎(51”、57”、63”),一輛引進礦車1500萬,一條輪胎30萬,翻新一條4萬,這些重大裝備你關注了嗎?

  與之相反,輪胎出口受阻,內需不足,我們的再生膠廠還頂煙而上內胎項目,更何況,無內胎是發展方向(也叫真空胎)且大量淘汰斜交胎,不管是新上的還是老內胎,現多已停產,誰還買你的內胎?因而,誰上誰虧,誰擴誰賠。危機中,該上什么,不能只聽“專家”忽悠,因利益驅動他在推銷自己“專長”和技術轉讓。去年底,山西某廠聽了“專家”忽悠,投資7000萬元上工程胎翻修。為什么花這么多錢?全套設備靠進口,人家朱金林弟兄倆靠翻工程巨胎起家,賺了大錢又投資制造工程子午巨胎(51寸和57寸目前全國最大),從翻胎到新胎設備全部國產化,你花重金進口必然利不抵息,進而資不抵債,我可告訴你,世界王牌翻胎—馬拉貢尼,已在大連二橡機,就地生產全套翻胎設備,價格與國產差不多,何必舍近求遠?再說,青島高校軟控和賽輪翻胎研究所新研制并生產的翻胎設備,也都不亞于美國班達可和意大利馬拉貢尼,我國翻胎技術和設備都已趕上并超過世界先進水平,“專家”仍然忽悠進口,不外乎,可以隨之出國考察和訂購設備,此乃因小利而失大利。前車之鑒是秦皇島成功膠粉公司(已倒閉),受某橡膠院兩位“專家”忽悠,且親自帶隊到美國“考察”花了1000多萬美元,從美國引進常溫膠粉設備,不但不先進,連續運轉即發熱,直至引起火災。以至長期停產,打官司也未能挽救破產。更可憐的是投資者為民政系統的殘疾人福利工廠。

  輪胎全身都是寶,其循環利用大有作為。尤其是舊胎翻新,我國乃至全球潛力都非常大。但只有視質量為生命,才能在危機中產品普遍出口受阻的情況下,仍然風景這邊獨好。

  創新才能驅動發展

  產品趨同,一哄而上,盲目增長,那不叫發展。其帶來的后果是殺價競爭。在原來產品基礎上有所進步,有所更新,才叫發展。其帶來的結果是高附加值,或者利潤大增,這方面的成功案例,不勝枚舉。

  若說翻胎成功者首屬高校軟控和賽輪輪胎,他們最先列上國家發改委高新司的創新專項,又最先建成了輪胎翻修技術平臺,僅用兩年多的時間,即建成了目前國內最先進的全套翻胎設備,最先進的翻胎工藝設備生產示范基地、研發基地和培訓基地。更重要的是,他們有國家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內唯一)的依托,可從新輪胎到循環利用的一攬子技術工程,可以全面覆蓋并整體解決。從新胎設計到制造,既充分考慮輪胎翻新的需要,又從設備及原材料入手,提供優質的中墊膠和胎面膠。不僅有通常的條形胎面,更有先進的環形胎面,還有創新開發的復合胎面,尤其是多種用途的花紋設計和優化配方,可以超高耐磨,超低生熱,耐撕裂、抗刺扎,更耐氧化。其胎面膠已打入美國市場,現正供不應求。此外,其外包封套和內包封套也都可以協同供應。對于翻胎機械,更可配套成龍,如輪胎打磨機,從簡易中檔到高檔,后者,可以和班達可和馬拉貢尼相比美,且有超之而無不及。尤其是翻胎檢驗設備,如激光散斑檢驗機,氣壓檢查機,釘孔檢驗機等,目前仍屬國內全面配套第一家。這都因有高校軟控(國內橡機老大,國際橡機行業前十強)的技術介入(國家級企業研究中心做后盾),才使我國翻胎,從工藝技術到裝備水平均進入了世界先進行列。值此危急時刻,新輪胎不景氣,廢舊輪胎循環利用卻飛速發展。如青島龍奔(全國示范和十佳企業),被稱為翻胎安全王,榮獲國家城市公共交通協會推薦產品,國內獨家承諾三包,里程高于國產品牌新胎的20%以上。其翻胎產品主要出口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這在當前翻胎行業泥沙俱下,魚龍混雜,品質和安全一再被曝光的環境下(合格率50%,爆胎率也50%),強調質量、品牌和安全,尤其難能可貴。目前,龍奔是國內唯一的一家按照國家標準實行翻胎三包的廠家,他們不僅每胎自檢還經常主動送到國家級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全面檢驗,目前,是國內翻胎非常少有的激光檢測,最近常州逸盛也從國外高價進口一臺,這是應該也必須提倡要上的,何況,該機已經國產化,且經過國家級技術鑒定,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可見,只有視質量為生命,才能在危機中產品普遍出口受阻的情況下,仍然風景這邊獨好,龍奔在國內遠從青島打進北京、深圳、寧波、天津和沈陽的翻胎市場。他們的翻新胎不僅用作替換胎,還用于新車的原配胎,如上海的申沃、紹興金龍和深圳的深集等,出口的也用在了新車上。危機中發展翻胎,他們提倡的口號是“你省錢我發展”。好的如此,差的也泛濫,如前不久中央臺曝光了山東諸城的套頂胎(張冠李戴),即被稱為“奪命胎”。

  以創新驅發展,不僅翻胎,再生膠更是如此,已經不給稅收優惠和減免,等于國家不再推薦發展。怎么辦?不創新則不能活!前幾年不斷涌現的高品位再生膠,及至后來的復原膠,曾一度叫響改造夕陽工業,但除了丁基再生全面推廣(大連和鵬的再生密煉機至今火爆),輪胎再生膠推廣不利,也可以說是技術不明。為什么?還是不成熟、不完善,難以共性發展。現在的少量或少數試生產,仍然只能是個案。看來,也得像高校軟控介入翻胎那樣,有知名橡機企業介入再生膠設備開發,才能解脫再生膠的高能耗和高污染。再生膠還得在工藝、技術和設備上下大工夫,否則,為什么不能像丁基再生那樣,在全行業推廣?原來,夕陽工業已見到的曙光,不應總是停留在希望上。再生膠不改變高能耗和高污染,必將是沒有出路的。其實,再生膠的環保應該不成問題,它與某些化工產品的有毒有害污染治理相比較,可以說是“小菜一碟”。其沒上去的原因主要還是資金。其環保設備完全可以達標,如福建環科和北京天中方的環保技術都可以做到環保達標。本來,再生膠的生產利潤就低,加之,我國廢輪胎價格又過高,誰還為環保而投入重金?其實,國家不應取消其減免稅,應當提倡所減免的稅項,令其用于環保治理,不達標者不予減免。現在是少數環保達標者,也都一起背黑鍋。但再生膠的高能耗,則必須從根本上降下來,這次在上海輪胎循環利用國際博覽會上展出的廢橡膠瞬間活化還原技術和裝備,是清華大學畢業生自行設計并投資建造的中試生產線,可年產合格再生膠6萬噸,與動態脫硫罐相比,可節能70%,且尾氣全封閉水洗處理,無有害氣體排放。一個“門外漢”讓我們跳出了脫硫罐,其新穎獨特的設計,兩臺螺旋擠出機對擠,端部各帶一個摩擦剪切盤(和膠粉磨差不多),間隙可調,溫度可控,(已申請專利)。此雖是一個全新生產線的雛形,但經長城橡膠公司試用,其再生膠已用到出口產品上,效果很好。

  再生膠被看成為第三橡膠資源,且廢橡膠利用中再生膠占80%以上,再不淘汰高能耗的脫硫罐,再不解決多環芳烴環境污染,再生膠行業就會一籌莫展。唯有工藝創新,設備跟進,再生膠才能擺脫夕陽產業的厄運。

  別讓高能耗高污染拖后腿

  再生膠已歷經百年,但發展至今仍被扣上高能耗和高污染的大帽子,并被壓得難以生存,既然它三噸可低一噸新膠,為何不能在生產工藝和設備上更新改造?淘汰脫硫罐已勢在必行。其長時間脫硫再生,不僅能耗高,且高溫高壓氧化降解,致使再生膠強力較低(尚不到新膠的二分之一)。希望行業的能人們繼續研究下去,不管是密煉法,開煉法,擠出法或者是瞬時剪切法,反正再生需要熱鍋快炒,而不是長時間大鍋悶蒸。

  最近在山東泰安召開的再生膠新技術推廣會上,山東東平開發的螺旋連續脫硫機已成為間歇動態脫硫罐的替代者之一,其密閉連續無排放,做到了減排環保,但仍然是長時間高溫脫硫,節能效果仍不明顯,摘掉高能耗的大帽,仍然漫漫路遙。再生膠不創新則不能活,可以說正處于內憂外患的危機之中。說其內憂,是因廢橡膠不斷漲價,國家又取消了稅收優惠;說其外患,是因明年1月1號實行的PAHs總量控制(16種多環芳烴),現用的軟化劑煤焦油和新胎用的芳烴油以及國產炭黑都嚴重超標,必須尋求高價的替代者。連新胎檢測的PAHs都嚴重超標200多倍(16項PAHs總和為2745),那么用國產廢輪胎制造的再生膠何能達標?既然,再生膠被看成為第三橡膠資源,且廢橡膠利用中再生膠占80%以上,再不淘汰高能耗的脫硫罐,再不解決多環芳烴環境污染,再生膠行業就會一籌莫展。

  至于膠粉,除了開拓下游產品才能改變產能過剩。最近,江西亞中開發了粉狀的細粒子再生膠,可以用于橡塑共混做制品,便于混拌和喂料。并細化篩分成功200目的常溫膠粉,這就能高附加值,且可擺脫同行的殺價競爭。

  最后簡單地提一提廢橡膠熱裂解,國內多家公司都已試車成功先進的成套技術與裝備,熱裂解是廢橡膠回收再利用的最終歸宿,重新回到油和炭黑,熱解回收在危機中誕生,在危機中發展,為廢膠再生另謀出路。近聞,熱解回收的油不僅可以作燃料還可用于選礦,價格由每噸2600元漲到了5000元。如此發展下去,必將形成無米之炊。可見進口廢舊輪胎必須盡快提到日程。

  經濟衰退與未來隱憂

  眾所周知,輪胎上游是汽車,2008年十月以來,汽車業全球發生雪崩,連米其林輪胎也未能幸免,其負債率高達84%,凈負42.7億歐元。

  面臨經濟衰退,只有高附加值產品和高市場份額,才能成為行業下行的贏家。為此,必須經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并創出名品牌產品。如前面提到的、賽輪和龍奔,只有科技領軍者,才能賺取更多的利潤。米其林在2009年的困難情況下,仍將投入6億歐元用于研發和創新。

  對于這次全球危機,我們雖然滯后,未來也該有些隱憂,不過,信心和精神絕不能衰退。雖帶病奮進,也要搶占先機。希望總會大于失望的,如高校軟控增上翻胎設備,青島賽輪增上翻胎,海南農墾增上百萬條預硫化胎面,保定三利增上十萬條翻胎,他們都是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隔行開拓并搶占先機。

  結尾

  輪胎全身都是寶,其循環利用大有作為。尤其是舊胎翻新,我國乃至全球潛力都非常大。經查翻新率美國98%,歐洲70%,亞洲40%,中國作為新胎生產第一大國翻胎還不到5%。廢膠再生美國8%,其它國家都在5%以下,中國80%。中國作為世界第一橡膠消耗大國,再生第一理所當然。至于裂解回收,現正來勢兇猛,大有登頂奪冠之勢,尤其是回收燃油用于選礦,價高不怕原料貴,更不在乎減免稅,與再生膠爭廢膠料已明顯見漲。

  工以器善事,若像翻胎一樣,有高校軟控那樣大而強者介入,工藝創新設備跟進,再生膠才能擺脫夕陽產業,再生膠成為第三橡膠資源還能遠嗎?而廢橡膠熱裂解乃新橡膠聚合之逆反,若有中石化那樣大而強者介入,其可逆催化反應,不也可以要多先進有多先進嗎?何愁土法練油不被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