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面對這些來勢洶洶的綠色產品時,我們又如何區分這些輪胎是否足夠環保,足夠耐用?
綠色輪胎的滾動阻力更低
勒芒24小時耐力賽對輪胎產品是一場艱巨的考驗。在今年6月12日~13日即將舉行的第78屆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上,米其林將借機推出更環保的全新系列綠色輪胎。這些輪胎在采用了新技術之后,不僅更加耐用,實現更長的里程,更為重要的是,它們都被打上了“綠色環保”的標簽。
其實,率先在綠色輪胎領域行動的米其林公司的輪胎產品中,目前已有70%是省油綠色輪胎,如米其林Energy XM1節油輪胎、去年推出的Primacy LC博銳輪胎等,這些綠色輪胎在胎面都有特殊的標識,告訴消費者它們的“環保性”。
但是這些輪胎是如何實現環保性能的呢?早在1992年,米其林就開始將硅原料作為碳黑的部分替代物融入輪胎胎面中,硅有助于在不降低輪胎抓地力(尤其是在濕滑路面上)和耐磨性的前提下,降低滾動阻力。世界上第一個綠色輪胎就此誕生。米其林剛上市的博銳就宣稱比自己的上代產品節油1.4%,若以每年行駛3萬公里為例,相當于每年享受400公里的免油耗出行。為獲得這樣的效果,米其林博銳就特別添加了米其林獨有的“富含硅”配方,有效降低滾動阻力以節省油耗。而為了應對今年勒芒24小時耐力賽這個獨一無二的挑戰,米其林的化學專家和工程師們最新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環保的不含芳香烴油的輪胎,在此次耐力賽中將首次采用這種產品。這項技術能使輪胎同時達到三個方面的性能:使干、濕地抓地力達到最佳水平,提高輪胎的里程壽命,并實現更好的燃油經濟性。
輪胎性能平衡成為攻克難關
“綠色輪胎”也稱環保或低污染輪胎,是指在輪胎的配方中采用新型原料,從而降低輪胎的滾動阻力、減少油耗,達到減少汽車廢氣排放的環保效應。目前,世界主流的輪胎制造商都在研發和生產綠色輪胎方面做努力,國際巨頭們也越來越多地將其綠色環保輪胎引入中國銷售。
“綠色”輪胎研發方面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通過降低輪胎的滾動阻力來減少車輛的整體能耗,不過這自然會帶來輪胎耐用性和舒適性的相悖。這也是輪胎企業研發時面臨的一個大問題。為此,米其林在其綠色輪胎產品內采用了“靜音筋”技術降低胎噪,以此優化的胎面設計延長輪胎壽命和增加行駛里程。
當然在這方面,普利司通也有自己的技術“秘方”。2010年上半年,普利司通的首款環保輪胎的旗艦商品將引進中國。該款商品最大的特點是在確保輪胎安全性能的同時,大大降低輪胎的滾動阻力,提高其環保性能。一般情況下,如果滾動阻力降低將會導致輪胎的濕路性能下降,而這款商品卻實現了安全與環保的兼顧。這款普利司通的“綠色環保”輪胎在中國市場計劃于6月份上市,其將在中國實現生產銷售。據悉,普利司通的這款輪胎將會降低燃油消耗4%左右,根據駕駛者的駕駛方式不同,大概一年可以幫助車主節約燃費600~800元左右。
生物原料環保輪胎另辟蹊徑
在去年的丹麥哥本哈根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固特異輪胎公司制造的世界首款采用生物橡膠科技(BioIsoprene)的概念輪胎進行了公開展示。無疑,這是一種全新的突破性技術,將生物橡膠科技產品從可再生原材料中提煉而來,代表了生物化學與橡膠工業的重大發展,固特異成功使用生物橡膠科技在合成橡膠的生產過程中成功地以可再生生物替代原來的石油化工成分,減少輪胎產品自身對石油衍生產品的依賴,從而最終降低行業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據悉,這款采用生物橡膠技術的輪胎產品計劃在2013年應用于商業用途。
其實更早之前,固特異就在新型的“綠色輪胎”方面做了研發,由天然的“生物”輪胎填充物來取代傳統的輪胎填充物(碳黑和硅膠)。2001年,固特異發明了BioTRED輪胎配方,采用玉米提取物,具有環保功能。這種天然的“生物”填充物采用再生資源——由玉米淀粉制成,可顯著降低輪胎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將車輛行駛中的能量損耗減少到最低程度,并有望降低30%的輪胎滾動阻力,最終實現油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降低,對環保產生顯著積極的影響。隨后,固特異在澳大利亞推出了基于BioTRED生物技術研發的綠色環保輪胎——固特異Eagle LS2000。
可缺氣行駛輪胎價格昂貴
除此之外,兼具環保和實用的可缺氣行駛輪胎是很多輪胎廠商的一個開發方向,普利司通推出的RFT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目前這款輪胎成為豐田汽車旗下新款Siena的新車標準配置。這是一款兼具安全和環保的高性能產品。
普利司通的第3代可缺氣行駛輪胎采用可抑制發熱的新側壁增強橡膠、利用熱力抑制變形的新胎體、冷卻輪胎胎側部位的COOLING FIN(變流散熱線)這三項新技術,大幅減少爆胎行駛時因輪胎胎側部位屈撓運動加大而產生的熱量,通過控制熱量確保了缺氣行駛時的耐久性能,使提高胎側部位的柔軟度成為可能,從而實現了舒適性的改進。不過這款輪胎為了提高安全性能,胎側添加了補強材料,因為使用了特殊的橡膠材料所以成本很高,也因為價格昂貴的原因,可缺氣行駛輪胎在零售市場推廣起來非常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