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機的發展簡史
硫化機在世界上已經有了70年歷史。1925年在美國生產的第一臺硫化機,它是一種由氣動控制的硫化機,由于當時采用的氣壓較低,因而缸體較大;同時采用皮革進行密封,因而壓縮空氣驅動時的彈跳嚴重且又不穩定。直到10年以后,即1935年這種硫化機才在美國以外的其它地方開始采用。
1966年,一家德國公司生產出第一臺硫化機,這是硫化機設計上的又一突破性進展,但是直到1977這種硫化機才在德國以外的其它國家出現。現在硫化機在市場上以占據牢固的地位,其銷量還在持續增長。它和四柱硫化機相比,既有優點,也有缺點,以下將作一簡要說明。
我們所見到的絕大多數硫化機均采用固定安裝方式。在舉升前必須駛上硫化機。在移動式硫化機方面也有幾項成功設計,如剪式硫化機、菱架式硫化機等。但這類硫化機仍存在兩個主要問題,接近下部較難;在車間移動硫化機時難逾越地面上的障礙物。當然,可移動性是這類硫化機的突出優點。現在固定安裝的、框架式硫化機、四柱硫化機已在維修現場廣泛采用,而移動式硫化機卻相對要少得多。
硫化機的設計是在原有的硫化機液壓升降臺的基礎上,增強其通用性、靈活性、安全性、經濟性等指標;結構以能夠滿足靈活性要求較高的維修需要為前提,通過不同型號和相應附件達到滿足物流、制造系統、維修等性能要求。
通過對硫化機平臺機構位置參數和動力參數的簡單計算,結合具體實例,對機構中兩種液壓缸布置方式分析比較,最終確定液壓執行元件大體分為液壓缸或液壓泵,前者實現直線運動,后者完成回轉運動,而對于實現單純并且簡單直線及回轉運動的機構,可以采用齒輪式液壓泵及雙活塞桿液壓缸。
在設計的過程中,系統主要參數的計算最為重要,直接關系到系統的穩定和性能。
最后對叉桿的結構材料及尺寸進行簡要的說明,從而完成簡單液壓升降臺的設計。